查干巴日低声道:“册籍正名林思政,中原谱录闺名绛珠,小名黛玉。”
绛珠,红色的珠子;黛玉,青绿色的美玉。
原来是她……
耳畔尽是恭祝她觅得佳婿的贺词,是山呼英雄万岁的欢声,可是诺敏那张倾城容颜,却毫无喜悦之意。
她意识到额尔敦哈斯的出现,并不是巧合,而是林帝安插在自己身边的间谍,是引诱自己落入圈套的诱饵。
委屈的眼泪在她眼眶里打转儿,却因那高昂的头颅,始终没有流下来。
切齿之间,啃噬着一个“骗子”。
诺敏拒绝了宝玉的带她远走西宁的提议,只给了他两个选择,“要么留下来与她成亲,要么就独自离开。”
宝玉本不想勉强她,但黛玉不希望再生波澜,她要集中精力对付哥萨克人,不能为别的人和事分心了。
借着为公主送嫁妆礼物的由头,黛玉再次走进了诺敏待嫁的翰儿朵帐。
诺敏恨得双眼通红,一想到宝玉待她的好,还不及待林帝的十之一二,心里就嫉妒得发狂。她的骄傲也不允许,自己仅作为一个“爱屋及乌”的“乌”字,存在于宝玉的眼中。
黛玉完全没有工夫,去理解她内心的百转千回,抬手就射了麻针出去。让宝玉将她背上马,出去溜一圈。
侍女们皆知,公主对这桩婚事是满意的,再也不会想到要逃走的事,因此也松了看护。宝玉顺利地将人带出了营地,一路向西宁行去。
黄昏将近之时,鞑靼的牙帐中大张盛筵,庆祝鞑靼部与茜香国的联姻之盟。
乌兰楚伦也没想到,事情会在顷刻间,发生这样戏剧化的逆转。从此之后,只需将这些哥萨克人给打发掉,结束与中原盟军的战争,他依靠与茜香国的姻亲关系,就还是地位稳固的鞑靼汗王。
为了给宝玉争取跑路的时间,同时也为了吸引哥萨克人的主意,准备极限刺杀,黛玉精心准备的余兴节目,也即将在熊熊的篝火之畔,闪亮登场了。
这时候,前来贺喜的大小部落首领也陆续到场,让黛玉意外的是,秃巴三十六骑竟是簇拥着首领蒙克来的。
这么说,后山的战场已经分出胜负,是盟军获胜了。
黛玉凝望着蒙克的眼睛,举杯向他遥遥致意。蒙克也扬起剑眉,回敬了她一杯。
有禛钰在,她就心安多了,一切按部就班地进行就可以了。
终于,四处找不到首领瓦西里的哥萨克人,摁捺不住性子,闯进牙帐向鞑靼可汗索人,又对可汗悔婚另嫁公主的做法,表示强烈的不满。
乌兰楚伦道:“打擂台的主意是你们首领同意的,你们也派了勇士来应战,愿赌服输,怎能说我们背信弃义。至于瓦西里在哪里,本汗不知道,也许是输不起,躲在哪里哭呢!”
鞑靼官贵们纷纷笑了起来,多亏了林帝的表兄,才让他们在哥萨克人面前扬眉吐气了一回。
为了避免激怒哥萨克人,黛玉款款起身,双手举杯,对乌兰楚伦道:“可汗,为了给新人的婚礼助兴,我还特意向哥萨克俘虏学习了恰西克刀舞,请您允许我为大家献舞一曲。”
而后又态度谦和地转向那些哥萨克人,含笑道:“还请诸位多多指教,我未携配刀而来,可否借两把恰西克刀,供我使用呢?”
哥萨克人面面相觑,很是意外,但眼前美丽的女人竟然要跳他们的军刀舞,单单是遐想一下她舞动的身姿,只怕骨头都要酥化了。
众人都饶有兴致地亮起了眼眸,乌兰楚伦更是拍手叫好。
黛玉获赠了两把鹰钩首的恰西克刀,她向十二个亲随颔首示意,转身独自走向火焰高涨的篝火,登上了圆形的石台。
牙帐中蜡炬如昼,又没悬挂层叠的帏障,能够将石台上的舞者,看得清楚分明。
可是所有盛装出席的宾客,都不约而同地走向了篝火,想要站在最近的距离,一睹美人的芳姿。
就连宁可没了衣裤,也不能没了刺刀的哥萨克人,也为了占据一个好位置,主动教出了佩刀,以换取走近石台内围的资格。
殷勤的侍女们为诸位送上了烈辣浓郁的酒碗,喝完一碗倒一碗,求之不拒。
欢快又气势磅礴的鼓乐响起,黛玉手舞双刀,茜色长裙,在风中飒然旋飞起来,仿佛蹁跹的红蝶,又似振翅的朱雀。
腕间灵活翻转的白刃,划出密不透风的破空之声,充满了刚柔并济的力量与美感。
宝石垂穗的长辫,在风中自由地飘扬。宛如星辰点缀于夜空,闪烁着迷人的光芒。腰间琳琅环佩,和着鼓点,叮当作响,清脆悦耳,既灵俏又优雅。
在场的所有人都看入了迷,如此力度的旋转跳跃,再配合高超的刀术表演,让人感觉到她一人,就是一支士气高昂的军队,展示出自由的光芒和英勇无畏的精神。
节奏明快的鼓乐中,插入一个惊险的变调,石台上炫舞的黛玉,腾空鹞翻,将两柄恰西克刀在空中换手。
大家的惊叹之声还未收束的时候,满天烟火齐发,五彩缤纷的花火,明艳了整个夜空。
没有人发现那双含笑的眼眸中,杀机一闪而过。很快十二个茜红女儿军,从手镯内拉出绞喉丝,在戒指中弹射毒针,于裙腰下拔出手刺,掌中火铳也此起彼伏的响起。
在欢乐的鼓乐与响动不停的烟花声中,一排排哥萨克人,悄无声息地喋血倒地。硝磺之味有烟火为掩饰,血腥之气有新鲜屠宰的牛羊来欺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