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迷阁

书迷阁>神级插班生 > 第八千五百四十三章 买奴隶(第2页)

第八千五百四十三章 买奴隶(第2页)

最令人震动的是第七天夜里,一名身穿校服的女孩走进问屋,摘下帽子,露出剃光的头。她把一张诊断书放在桌上:晚期脑瘤,预计存活三个月。她说:“我不是来求助的。我是来完成最后一个课题??真实地活完剩下的日子。”她请求问屋帮她录制一百段视频,主题只有一个:“如果我知道快死了,我会对这个世界说什么?”第一段视频上传网络四小时后,播放量突破千万。她说的第一句话是:“对不起,我现在才敢承认,我一直很恨我妈逼我学习。她总说‘你要优秀才能被爱’,可我现在明白了,或许正是因为我不够优秀,她才更需要控制我。”评论区沉默了很久,然后慢慢涌出一句话又一句话:

>“我也恨过我妈。”

>“我爸打我时说是为了我好,我现在也这样对我儿子。”

>“谢谢你替我说了真话。”

那天晚上,全球新增三百二十七座自发建立的“问屋”。有的设在地铁站角落,有的藏在咖啡馆地下室,甚至有人在自家阳台挂起小旗:“今晚开放倾听,自带问题。”

---

然而,并非所有人都愿意醒来。

某些势力仍在挣扎。

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召开秘密会议,代号“净语行动”正式启动。目标明确:摧毁问屋网络,逮捕核心觉醒者,重建信息秩序。他们启用了一批新型AI审查官,能够实时扫描社交媒体中的“潜在质疑倾向”,并对高危个体实施远程精神压制。第一批受害者出现在北京某高校??三名参与问屋活动的学生在同一晚集体昏迷,送医后脑电图显示异常高频震荡,医生束手无策。

消息传到水塔岛屿时,林小雨正试图解读新一批梦境图谱。

她看着投影中扭曲的数据流,突然意识到不对劲:“这不是普通的攻击……他们在用‘反向共鸣’技术,制造虚假的情绪满足感,让人误以为已经得到了释放,从而放弃追问。”她猛然抬头,“他们在给我们造梦,让我们梦见自己自由了。”

男孩闭目感应片刻,睁开眼时瞳孔已变成银白色。

“他们动用了‘遗忘引擎’。”他说,“那是三十年前第一代问屋覆灭时遗留的技术残片,原本用于抹除敏感记忆。现在他们想用它来逆转觉醒浪潮。”

“你能阻止吗?”

他摇头:“单靠我不行。但如果我们能让足够多的人同时做一个梦??不是被动接受的梦,而是主动选择去看见真相的梦??就有机会撕裂他们的控制系统。”

于是,一场前所未有的“共梦仪式”开始筹备。

五十一名觉醒者分散至世界各地,在各自所在的问屋点燃特制蜡烛??火焰呈幽蓝色,燃料来自枯萎叶子提炼的树脂。他们围坐一圈,手持录音机,播放同一段音频:那是南极镜墙深处传来的原始频率,混合了婴儿啼哭、风穿石缝、心跳共振与远古语言的碎片。

午夜零点,全球参与者同步闭眼。

梦境降临。

这一次,没有人迷路。

他们共同站在一片广袤的麦田中央,金黄的穗浪随风起伏,每一根麦秆都刻着一个问题。远处矗立着一座巨大的钟楼,指针逆向旋转,时间倒流。渐渐地,人们认出了这片土地??这是全国最常见的校园布局:教学楼、操场、升旗台、心理辅导室……但所有建筑都在缓缓崩解,砖石化为尘埃,尘埃又聚成人形。那些人影没有脸,却齐声开口,诵读一段段被删改过的教材原文:

>“幸福是每个人的义务。”

>“异议意味着心理疾病。”

>“不要问为什么,只要相信就好。”

声音如潮水般压迫耳膜。

突然,一道身影从天而降,正是男孩。他手中握着那片重生的绿叶,高举过头,朗声道:“这些话,本来是用来保护我们的。可当它们禁止怀疑,就成了牢笼!”

话音落下,麦田剧烈震颤。

一根麦穗脱离群体,迎风暴涨,化作一把利剑,刺穿钟楼。玻璃碎裂声中,无数纸飞机从内部飞出,每一只都写满了学生时代的秘密:

>“我喜欢同桌,但我不敢说。”

>“我觉得数学毫无意义。”

>“我不想上清华北大,我想画画。”

纸飞机越聚越多,形成风暴,席卷整片梦境。那些由教材话语凝聚而成的人影开始瓦解,发出凄厉尖叫。最后,整个场景轰然炸裂,化为漫天星火。

每个人在梦中听见一句话: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