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迷阁

书迷阁>1987我的年代 > 第698章(第1页)

第698章(第1页)

中饭过后。

李兰亲自开车送弟弟去机场。田润娥和李建国两口子没去,而是去了糕点店帮忙。

陈子衿同样没去送行,因为某男人不让,说要她在家静心“安胎”。她哭笑不得,也不知道肚子里有没有胎?最后拗。。。

天刚蒙蒙亮,营地的炊烟便袅袅升起。老陈蹲在火堆旁煮着燕麦粥,锅盖一开,热气扑上他满是风霜的脸。林小满裹着军大衣走出房车,脚踩在结霜的草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。她抬头望了眼湛蓝初现的天空,昨夜星辰已悄然隐去,但“萤火舱”门框上的铜铃还在微风中轻轻摇曳,叮??咚??一声接一声,像是大地苏醒的脉搏。

“雪停了,路能走了。”阿杰从导航仪前抬起头,脸上带着久违的轻松,“卫星图显示东线积雪厚度减少了一半,雪地摩托可以通行。”

林小满点头,目光扫过远处那片依旧银白的世界:“通知所有人,七点整集合,检查装备、补给和教学物资。我们得赶在中午前抵达下一个驻点??‘达瓦沟’。那边的孩子已经等了三天。”

“达瓦沟”是高原腹地一个极为偏僻的游牧点,常年与外界隔绝。去年冬天,一场暴风雪夺走了两名儿童的生命,原因竟是高烧得不到及时救治。林小满曾在省卫健委的简报里读到这条消息,当时就在笔记本上画了个红圈,写下三个字:**必须去**。

早餐后,团队迅速行动。小周带着技术组最后一次测试离线课程包,确保即便途中信号中断,也能保证五天内的教学内容不断档。老陈则领着后勤队员清点药品、棉衣、文具和应急食品,每一项都按户分类打包,贴上藏汉双语标签。

林小满亲自检查了“防寒教学箱”??这是他们为极端环境特别设计的装置,外壳由航空铝材打造,内置恒温系统,能在零下三十度维持设备正常运行。箱内整齐排列着平板电脑、太阳能充电板、纸质教材副本,以及一套手摇发电的微型投影仪。

“这玩意儿比我们当初在傈僳寨用的那个强多了。”老陈拍了拍箱子,咧嘴一笑,“那时候连个像样的幕布都没有,还得拿床单凑合。”

“进步总是有的。”林小满轻声说,“只要人还在往前走。”

八点整,车队缓缓启动。六辆改装越野车和两台雪地摩托组成纵队,像一条蜿蜒的蛇,穿行在雪山与冰原之间。沿途仍可见昨夜风雪肆虐的痕迹:倒伏的经幡、半埋在雪中的牦牛骨架、被冻裂的木桩帐篷。但也有新的生机??一群岩羊跃过山脊,几只雪鸡在枯草间觅食,甚至在一处向阳坡地上,发现了第一簇冒出雪面的绿芽。

“春天真的来了。”梅朵坐在副驾,紧紧抱着她的新书包,里面装着拼音课本和一支荧光笔。她是今天唯一随行的孩子,林小满破例让她跟车,既是奖励她成为“萤火少年团”的第一批成员,也是想让她亲眼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大。

“老师,成都也下雪吗?”她忽然问。

“下,但没这儿多。”林小满摸了摸她的头,“那里有高楼、地铁、图书馆,还有成千上万的孩子每天背着书包上学。”

“那……他们会念《春》这篇课文吗?”

“会的。”林小满笑了,“而且他们会知道,有一个叫梅朵的女孩,在雪山上第一次学会了‘春’字。”

中午十二点,车队抵达达瓦沟。这里地势低洼,背靠悬崖,形成天然避风带。十几顶黑帐篷散落在谷底,炊烟袅袅,狗吠声此起彼伏。听到引擎声,牧民们纷纷走出帐篷,眼神里既有好奇,也有一丝警惕。

一位年长的妇人拄着拐杖迎上来,用藏语快速说着什么。顿珠主动上前翻译:“她说去年死了两个孩子,以为你们是政府来问责的。”

林小满立刻下车,摘下帽子,深深鞠了一躬:“我们不是来问责的。我们是来教孩子们读书的。”

她从背包里取出一本崭新的藏文版《儿童启蒙读物》,递到老人手中。老人颤抖着接过,翻了几页,忽然老泪纵横,用生硬的汉语重复了一句:“谢谢……谢谢……”

那一刻,所有的防备都化作了沉默的接纳。

安营扎寨的过程比预想顺利。当地几位青年主动帮忙搬运物资,妇女们送来酥油茶和青稞饼。林小满注意到,她们的手掌粗糙皲裂,却始终带着一种倔强的尊严。她悄悄拍下几张照片,准备回去后联系妇联,推动“高原女工技能培训计划”。

下午两点,第一堂课开始。由于山谷地形遮挡,卫星信号极不稳定,只能采用离线模式授课。林小满站在临时搭起的帆布棚下,手持扩音器,带领三十多个孩子齐声朗读《我爱我的祖国》。

起初声音怯懦零落,但随着一遍遍重复,渐渐汇聚成一股洪流,在雪山间回荡。一个五岁的小男孩跟不上节奏,急得直跺脚,却被身旁姐姐搂住肩膀,轻声带着他念。林小满看见这一幕,心头猛地一颤??**教育从来不只是知识的传递,更是情感的联结,是弱者之间的相互扶持**。

课后,她召集本地家长召开恳谈会。通过顿珠和另一位懂汉语的青年翻译,她详细介绍了“萤火计划”的长期规划:每年春秋两季巡回授课、远程医疗对接、助学金申请通道、以及即将启动的“高原少年导师制”??选拔优秀学生接受系统培训,未来反哺家乡。

“我们不要求你们马上相信。”她说,“但我们请求一个机会,让你们的孩子试一试。哪怕只学会写自己的名字,也是一种改变。”

一位父亲站起来,声音沙哑:“我家儿子去年放羊摔断了腿,没钱治,现在走路一瘸一拐。你们……能不能帮帮他?”

林小满立即联系随队医生进行初步检查,确认需要进一步X光诊断。她当场拨通成都合作医院的视频专线,上传影像资料。二十分钟后,专家给出治疗方案,并承诺免费提供定制矫形支具,通过下一批物资车运抵。

当那位父亲跪在地上磕头时,林小满一把扶住他,眼眶发烫:“不用谢我。这是我们该做的。”

夜幕降临,气温骤降至零下十三度。营地燃起篝火,孩子们围坐一圈,听林小满讲城市的故事。她说起北京的故宫、上海的外滩、广州的早茶,也说起农民工子弟学校里那些拼命读书的孩子。“他们和你们一样,都在用自己的方式,对抗命运的不公。”

梅朵忽然举手:“老师,我能去成都看看吗?”

“当然能。”林小满握住她的手,“只要你一直努力,三年后,我可以带你参加‘萤火夏令营’,住真正的楼房,坐地铁,去博物馆看恐龙化石。”

孩子们的眼睛一下子亮了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