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迷阁

书迷阁>华娱从洪世贤开始 > 第651章 军舰怎么出国就变大呢(第1页)

第651章 军舰怎么出国就变大呢(第1页)

叮铃铃铃??!

红灯闪烁,急促的警铃声疯狂响动

“警报!海盗已经入侵,所有人立刻前往安全室!”

“所有人立刻前往安全室!”

广播声伴随着警铃声疯狂响起,荧幕上画面闪动。

。。。

夜深了,林浩然还没睡。办公室的灯亮着,窗外城市灯火渐稀,像被风吹散的星屑。他盯着电脑屏幕上的新剧本草稿,手指在键盘上停顿良久,最终删掉了开头那句“这是一个关于父爱的故事”。他不喜欢这种轻易定义的表达??太轻,太泛,像是把一座山压成一张纸。

他起身走到窗边,推开半扇玻璃。晚风裹着远处高架桥的车流声扑面而来,带着秋末特有的凉意。手机震动了一下,是苏晚发来的消息:“今天有三个母亲来探班,说想看看片场。她们不是演员,只是之前参与过调研。”

林浩然回了个“好”,又补了一句:“准备些热茶,别让她们站着说话。”他知道这些人不怕辛苦,怕的是被忽视。他们一生都在角落里低声说话,习惯了没人回应。

第二天清晨,天刚蒙蒙亮,三位阿姨就到了片场。一位姓李,五十出头,穿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衫;一位姓王,六十岁上下,手里拎着自家腌的咸菜;还有一位最年轻,四十多岁,眼神有些怯,说是第一次来剧组,紧张得昨晚没睡好。

苏晚安排她们坐在休息区的小沙发上,递上热茶和点心。林浩然走过去坐下,没穿导演马甲,也没拿对讲机,就像个老熟人那样聊起来。

“你们怎么想到要来看看?”他问。

李阿姨抿了口茶,声音不大:“看了你们拍的《她的名字叫李红》,心里堵得慌。那天晚上我翻来覆去睡不着,忽然想起我妈。她一辈子没说过一句‘我想’,全是‘你们要吃好’‘家里没事’。可她去年走的时候,床头柜上还放着一张没写完的纸条,上面写着‘等哪天闲了,想去趟西湖’……她从来没跟我们提过。”

她说着,眼圈红了:“我就想来看看,是不是真的有人愿意听这些话。”

王阿姨接过话头:“我儿子在外地打工,一年回来一次。上次视频,我说想学用微信付款,他笑我‘都这年纪了还折腾啥’。可你看你们电影里那个女人,连生病都不敢说,我就觉得,我们不是不想学,是我们一开口,就被当成添麻烦。”

年轻的那位低着头,半天才说:“我丈夫总说我情绪化,动不动就哭。可我哪是爱哭,我是憋得太久了。前两天我鼓起勇气说想去报个画画班,他说‘家里又不缺画’。我就坐在那儿,一句话都说不出来,好像我真的不该有念头。”

林浩然静静听着,没打断。阳光从棚顶的缝隙斜照进来,落在她们的手上??那是一双双做过家务、带过孩子、撑起家庭的手,指甲剪得很短,皮肤粗糙,关节微肿。

“所以你们愿意试试演一段吗?”他忽然问。

三人愣住。

“不是正式拍摄,就是随便说几句心里话,对着镜头,就像现在这样聊天。”他说,“不用表演,也不用想着说什么好听的。就说你最想让人听见的那一句。”

李阿姨犹豫片刻,点了点头。

摄影组迅速架起一台手持摄像机,灯光调到最柔和的状态。林浩然让她们轮流面对镜头,背景是片场那堵空荡的老墙??和《她的名字叫李红》里厨房那面一模一样。

李阿姨第一个上前。她站定,看着黑黝黝的镜头,像是看着某个看不见的人。

“妈,”她缓缓开口,“我知道你现在听不见,但我还是想说??你辛苦了。你从来不说累,可我知道你每晚偷偷揉膝盖的样子。你总是把肉夹进我和爸碗里,自己啃骨头。你想去西湖,我没带你去,对不起。但下辈子……下辈子我还当你女儿,行不行?”

她的声音颤抖,眼泪滑下来,却没擦,任它流进嘴角。

轮到王阿姨时,她沉默了很久,终于开口:“儿子,我不是非要学什么微信支付。我只是想让你知道,妈也能跟上时代。我不想哪天你打电话来说‘妈,这个给你转账’,我却连怎么收都不知道。我不想成为你的负担。我也想……能给你转点钱,哪怕五块十块,也想让你吃顿好的。”

最后是那位年轻的女人。她站在镜头前,双手绞在一起,呼吸有点急促。

“我不知道该叫什么名字,”她轻声说,“结婚后大家都叫我‘小陈老婆’,生了孩子叫我‘小宇妈’。可我小时候,同学都喊我‘晓芸’。我喜欢这个名字。它让我觉得自己是个独立的人,不是谁的附属品。我想告诉所有人,我的名字叫张晓芸。我不是情绪化,我只是太久没人听我说话了。”

她说完,低头笑了,眼里含着泪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