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迷阁

书迷阁>这阴间地下城谁设计的 > 第七百八十四章 袭击(第3页)

第七百八十四章 袭击(第3页)

***

晚年,林小远搬到了一座山村养老院。

这里远离城市喧嚣,只有溪水潺潺、鸟鸣阵阵。每天午后,他会坐在门前的竹椅上,听孩子们放学路过时叽叽喳喳地说话。有时他们会停下来,围着他问:“爷爷,你是怎么让死去的人都被听见的?”

他就笑着摇头:“不是我做的。是你们做的。因为你们愿意听。”

有个小女孩常来陪他,叫朵朵。父母离异,跟着奶奶生活。她不爱说话,总爱画画。有一天,她递给林小远一幅画:一棵大树下,坐着两个人,一个是白发老人,一个是小女孩,中间连着一根细细的线,延伸到天上,变成一颗星星。

“这是我画的‘听线’。”她说,“奶奶说,只要一直说,一直听,就能通到第十层。”

林小远看着画,久久不能言语。

当晚,他做了个梦。

梦里他又回到了P-7N站点,晶体森林依旧璀璨,空气中漂浮着无数发光的名字。陈雨眠站在远处,背对着他,正在往一面墙上刻字。他走近一看,竟是这些年世界各地发生的“回声事件”记录,密密麻麻,无穷无尽。

“你还在这里?”他问。

她回头一笑:“我在整理故事。每一个被听见的瞬间,都是一颗新的星。”

“你觉得够了吗?”他低声说,“人们总算学会了倾听。”

她摇摇头:“还不够。还有很多角落,很多人,还在黑暗里等着一句话。比如战区里的孩子,比如被家暴的母亲,比如孤独终老的老人……他们的声音太小了,风一吹就散了。”

“那该怎么办?”

她望着远方,轻声道:“那就让更多的人成为风。”

醒来时,窗外星光如海。

他拿起笔,写下一封信,寄给全球《倾听学》教材编委会。建议新增一章:

>**《做一阵风》**

>内容包括:如何主动寻找沉默者,如何识别无声的求助信号,如何成为一个“行走的回声亭”。

信寄出三天后,他安详离世。

没有举行追悼会,也没有立碑。按照遗嘱,他的骨灰撒在了敦煌鸣沙山。当晚,卫星拍到一幕奇景:漫天沙粒在月光下形成螺旋状光带,持续旋转了整整一个小时,最终拼出三个字:

>**“听见了。”**

此后多年,每逢月圆之夜,总有旅人声称在沙丘间听见低语,内容各不相同,但语气皆温柔至极。有人录下音频,经分析发现,声纹特征与陈雨眠年轻时的语音样本吻合度高达99。7%。

而第七城的那盆蒲公英旧址,不知何时长出了一株新苗。它的叶片呈银蓝色,夜晚会发出微光,开出的花不是白色,而是深邃的星空蓝。当地人称它为“语叶草”,传说摘下一片含在口中,便能听懂风的语言。

至于地球轨道上的“回声星”,科学家们终于发现了一个规律:它的亮度变化与全球社交媒体中“我爱你”“我想你”“对不起”“谢谢你”等关键词的使用频率呈正相关。尤其在每年的12月31日午夜,当地球各地的人们互相祝福时,它会短暂变得肉眼可见,像一颗温柔的眼睛,俯瞰人间。

如今,越来越多的孩子在作文里写道:

>“我长大后想当一名倾听者。”

>“我觉得最勇敢的事,不是战斗,而是说出真相并有人相信。”

>“我相信奶奶去了第十层,因为她最爱讲故事,也最爱听我说话。”

而在某个偏远山村的小学教室里,一位年轻女教师正带着学生们朗读课文。课文标题是《听风的孩子》,作者署名为“佚名”。

读完后,一个小男孩举手问:“老师,这个讲故事的阿姨,后来去哪儿了?”

教师望向窗外。

春风拂过树梢,树叶轻轻晃动,发出沙沙声响。

她微笑着回答:

“她啊,一直都在听。”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