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迷阁

书迷阁>大唐协律郎 > 0509 驱使群胡(第2页)

0509 驱使群胡(第2页)

“裴曜。”张岱淡淡吐出三字。

裴曜,尚书左丞裴光庭之弟,掌管京畿刑狱,为人刚正不阿,且与张岱早年同在太常寺共事,私交甚笃。更重要的是,他不受宇文党羽拉拢,亦非裴党核心,恰是最合适的中间人。

当夜,张岱亲赴裴府。

裴曜正在灯下批阅卷宗,见张岱夤夜来访,颇感意外。待听明来意,脸色骤变。

“你说宇文融欲借《僧道括户总册》构陷我兄长?”裴曜霍然站起,“此等大逆之事,你可有实据?”

张岱取出录供竹简、伪造信件对照样本、铜印拓片,一一陈列案上。最后,他又呈上一份手抄密录,正是昨夜李十与“吉少卿”对话全文。

裴曜逐一看罢,额上青筋跳动,半晌方叹:“若非是你送来,我断不敢信……宇文融竟狠毒至此!”

“他不止要扳倒裴相。”张岱沉声道,“他是要借陛下之手,清洗整个中枢。一旦裴党覆灭,礼部、户部、御史台皆为其党羽所据,届时内外呼应,政令出自一门,天下还有谁能制他?”

裴曜默然良久,终道:“此事重大,我需即刻禀报兄长。但你也知道,陛下近来崇信宇文融整顿财政之功,若无确凿铁证,恐难动摇圣心。”

“所以我需要一样东西。”张岱直视其目,“冬至大典当日,《僧道括户总册》呈递之前,我要亲眼看到那份夹带密奏的内容。”

裴曜瞳孔一缩:“你是说……调包?”

“不是调包。”张岱摇头,“是复制。礼部誊录房每份奏章皆有副本留存,若能在呈递前一日取得原件摹本,再悄悄归还原处,神不知鬼不觉。”

裴曜盯着他看了许久,忽而苦笑:“你这是在赌命啊,八郎。”

“我也别无选择。”张岱轻声道,“若任由宇文融得逞,不只是裴相一人遭难,而是整个朝廷纲纪崩坏。到那时,别说协律郎,便是这满城百姓,也将沦为权臣博弈的牺牲品。”

裴曜终于点头:“好,我帮你。但你要答应我一件事??事成之后,无论结果如何,都不得牵连我兄长之名。他清白一世,我不想他晚节不保。”

“我以祖宗名誉起誓。”张岱郑重拱手,“此事若泄,唯我一人承担。”

七日后,冬至前夜。

张岱换上礼部小吏服饰,由裴曜亲信引入誊录房。时值寒冬,宫中寂静无声,唯有更鼓遥传。他手持特制蜡版,在烛火下小心翼翼拓印那份即将呈递的《僧道括户总册》。翻开末页,果然发现夹层??一张薄绢密写,字迹细密如蚁行:

>“臣谨奏:查得尚书左仆射裴光庭,多年来暗结佛门高僧智玄、洪启等,收受巨额布施,妄议朝政,图谋动摇社稷根本。其所荐官员多出释教关联之地,实为朋党之兆。伏乞陛下明察,早除隐患,以安天下人心。”

张岱看着那行“收受巨额布施”,冷笑出声。原来连菩提寺的香火钱,都被编造成贿赂证据!

他迅速完成摹本,将原件复原归档,悄然退出宫门。

回到八曲小院时,天边已泛鱼肚白。吕荷尚未入睡,见他归来,连忙端来热汤。她见他神色疲惫,忍不住握住他的手:“八郎,结束了么?”

“快了。”他握住她的手,反手轻抚她掌心,“明日冬至,百官朝贺,陛下亲临南郊祭天。礼毕之后,便是奏事之时。只要我能抢在宇文融之前将真相呈上,便还有转机。”

“可你怎么递?你不过是个监察御史,若贸然闯殿,只怕未近御前就被武士拿下。”

张岱望向窗外渐亮的天空,缓缓道:“我不需要靠近陛下。我只需要……让该看见的人看见。”

翌日清晨,长安城万人空巷。

冬至大典,皇帝将率百官祭天于南郊,礼成后返驾承天门,接受万民朝贺。届时,各部奏章将由通政司统一收录,按序呈递。

张岱早早候于通政司外。他并未穿官服,而是扮作书吏模样,手中捧着一只紫檀木匣,外表普通,内藏昨日摹写的密奏副本,以及李十口供、钱庄账册等全套证据。

他等的人,是内侍省监王守忠。

此人执掌宫中文书传递,虽品级不高,却深得玄宗信任,且一向与裴光庭暗通款曲。更重要的是??他曾受张岱父恩,一直未曾忘怀。

巳时三刻,王守忠乘肩舆而出。张岱迎上前,躬身行礼,低声道:“王公,家父张景曾在陇右为您挡过一刀,您曾言‘若有差遣,万死不辞’。今日,张某代父讨债来了。”

王守忠一震,抬眼看清是他,眉头紧锁:“你有何事?”

“匣中之物,关乎社稷安危。”张岱将木匣递上,“请您务必在陛下阅完《僧道括户总册》之前,将其呈于御前。不必说明来源,只说‘有忠臣冒死密奏’即可。”

王守忠沉默良久,终是接过木匣,收入袖中:“你可知此举若败,我二人皆诛九族?”

“我知道。”张岱平静道,“但我更知道,若不做此事,大唐的律法、礼制、人心,都将毁于一旦。”

王守忠深深看他一眼,转身离去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