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迷阁

书迷阁>华娱情报王 > 391 点燃娱乐行业目标超级巨无霸(第2页)

391 点燃娱乐行业目标超级巨无霸(第2页)

黄枝走出校门时,天空飘起细雨。他没打伞,任雨水顺着发梢滑落。手机震动,是林晓发来的消息:“共信模块升级完成,新增‘认知韧性指数’评估体系??不再只看信息真假,更关注接收者是否具备独立判断能力。”

他回复:“很好。但别忘了,真正的韧性,来自被伤害后仍选择相信的勇气。”

回到家,他打开尘封已久的档案柜,取出一本纸质日志。翻开最新一页,他提笔写下:

>四月十七日,晴转雨。

>

>今日走访五所学校,见证十二场“提问时刻”。一个六岁女孩问我:“黄叔叔,你说真话重要,可要是说了真话,朋友就不理你了怎么办?”我想了很久,告诉她:“那就先保存好它,等风来了再吹出去。真实的话,不怕等。”

>

>晚间,“年轮计划”传来消息:第七号胡杨树附近新萌的嫩枝,DNA检测显示含有微量人工合成基因序列,疑似三十年前埋设的生物存储介质正在激活。专家推测,当年“烛火协议”团队可能已尝试将信息编码于植物生长模式之中。

>

>我忽然明白,他们种下的从来不是树,而是一种活的图书馆。每一圈年轮,都在等待被读懂。

合上日志,他走到窗前。雨已停,云层裂开一道缝隙,月光倾泻而下。他想起阿迪力老人说过的话:“胡杨不死,是因为它的根,能听见地下河的声音。”

也许,人类也需要这样的根系??深入黑暗,只为连接那些未曾断绝的回响。

第二天清晨,他接到新疆教育厅紧急联络:南疆某中学因一篇“学生集体失踪”谣言爆发恐慌,家长集结数百人欲强行搜校。当地政府请求“光之队”介入。

黄枝立即召集团队,却发现小宇不在。辗转联系上才知,他随父母回老家祭祖,途中遭遇山体滑坡,通讯中断。情急之下,黄枝临时组建一支由往届“凤凰徽章”学员组成的少年应急小组,平均年龄十四岁,最小的仅十岁。

出发前夜,他在会议室问这群孩子:“怕吗?”

一个扎马尾的女孩摇头:“不怕。因为我们带了‘武器’。”

她举起手中的设备??竟是改良版“凤凰耳环”,内置校园环境声纹库、师生日常对话模型,以及一套简易舆情推演AI。

“我们知道真相藏在哪里。”她说,“在早读的朗朗书声里,在食堂阿姨多给的一勺菜里,在老师批作业时画的那个笑脸里。”

飞机降落在喀什机场时,天刚蒙蒙亮。远处雪山巍峨,宛如静默的守护者。迎接他们的校长红着眼眶:“已经有家长开始砸办公室门了。他们说孩子被关在地下室,可实际上,他们正在上早自习……”

黄枝没说话,只把设备交到孩子们手中。

上午九点,一场名为《此刻,我们在》的直播开启。镜头由学生自主操控,从教室到操场,从宿舍到食堂,全程无剪辑。他们邀请家长提问,实时作答;播放晨检记录、课堂录像、甚至厕所清洁日志;更有学生当场拨通父母电话:“妈,你看看我穿的校服是不是昨天那件?拉链坏了还没修。”

一位母亲盯着屏幕里女儿晃动的马尾辫,突然失声痛哭:“是她……真的是她。我刚才还在群里说要冲进去救人,可她一直在好好地上课……”

人群渐渐安静。有人放下横幅,有人默默退出群聊,还有位大叔蹲在地上,一遍遍刷新朋友圈,终于删掉了自己转发的那条“求扩散”谣言帖。

直播结束时,一个小男孩走到镜头前,认真地说:“叔叔阿姨们,我知道你们爱我们。可有时候,爱得太急,会踩到真相。下次能不能先问问我们?我们不怕说真话,只怕你们不信。”

全场寂静。随后,掌声如雷。

返程航班上,黄枝闭目养神。空乘送来饮料,他摆手拒绝,却听见身后两个小女孩低声交谈。

“你说,我们以后也能像黄叔叔那样吗?”

“当然能。只要我们一直记得,怎么用心听别人说话。”

他嘴角微扬,未睁眼。

一个月后,“千问行动”收官仪式在甘肃敦煌举行。沙漠深处,一座由再生材料搭建的透明穹顶缓缓升起,形似一颗悬浮的露珠。内部,一千个时间胶囊整齐排列,每个都封装着普通人提出的问题,等待未来开启。

仪式当天,阿迪力老人拄拐而来,亲手将第一代“烛火协议”终端残片放入中央基座。黄枝站在台上,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师生代表,只说了短短几句:

“三十年前,有人在风沙中埋下信念,说真实值得守护。今天我们聚集于此,不是为了宣告胜利,而是为了承认:我们依然困惑,依然脆弱,依然会被谎言刺伤。但正因为如此,每一次提问,才显得更加珍贵。”

他转身,按下启动键。穹顶内灯光渐亮,问题投影逐一浮现空中:

“为什么星星不会掉下来?”

“贫穷是可以遗传的吗?”

“如果全世界都说谎,诚实还有意义吗?”

最后一问,来自那位曾被打的女孩。她如今已是初中生,字迹工整:

“当我终于敢说真话时,世界能不能稍微温柔一点,听一听?”

风掠过沙漠,卷起细沙,在光柱中旋转飞舞,仿佛无数微小的回答,正奔向未知的明天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