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店老板额头冒汗,又尝试进入安全模式,依然无效,病毒似乎深入系统核心,甚至把杀毒软件都变成了自己人。
时间一分一秒过去,财务部陷入一片死寂。
有人尝试重装系统,却发现连系统安装盘都无法正。。。
雨滴敲打着玻璃窗,像某种加密摩斯电码。庞东子将照片缓缓放回抽屉,手指在桌面上轻轻划过,仿佛要抹去一段不该存在的记忆。他没有关掉电脑,而是重新打开了那个名为《黑名单》的加密文件。
第五行??“???(代号K,未知身份)”??此刻正闪烁着微弱的红光。
他知道,这不是系统提示,而是人为触发的标记。有人在远程激活了这层隐藏协议。
P不是他的账号。他从未注册过这个邮箱。但对方能精准定位到这张十年前的照片,并且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发送信息,说明他对“极速网咖”地下机房的一切了如指掌,甚至可能……曾亲自参与设计那套安全架构。
庞东子深吸一口气,调出后台日志分析工具,逆向追踪邮件来源。然而刚输入指令,屏幕突然黑了一下,随即跳出一行白色字符:
>“别查了,东子。我们是同类。”
语气温和,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熟悉感,就像多年未见的老友,在黑暗中轻声唤你名字。
他瞳孔一缩。
这种语气……不是技术上的模仿,而是思维节奏的复刻。只有真正共事过、彻夜讨论过代码逻辑的人,才会用这样的停顿方式组织语言。
“你是谁?”他在终端输入。
三秒后,回复出现:
>“你记得2013年冬天,我们在华强北通宵调试驱动模块时,你说过一句话吗???‘真正的黑客,不该躲在暗网里发泄愤怒,而该站在阳光下重建规则。’”
庞东子的手指僵住了。
这句话,他只对一个人说过。
那个人,叫**阿Ken**。
名单第二位:阿Ken(失联)。
当年他是庞东子最信任的技术搭档,擅长底层驱动开发与反检测机制设计。正是他亲手写出了第一版静默更新引擎的核心算法。但在2014年初,一次突发服务器崩溃后,阿Ken人间蒸发,连带着他负责维护的两台关键跳板机一同消失。
所有人都以为他拿了钱跑路,或是被敌对势力绑架灭口。唯有庞东子始终觉得不对劲??阿Ken走得太干净了,没有任何财务异动,社交账号也未注销,甚至连他母亲都不知道儿子去了哪儿。
而现在,这个人回来了。
以“K”的身份。
庞东子猛地站起身,快步走到保险柜前,输入密码,取出一个老旧U盘。这是阿Ken留下的唯一遗物??一块经过物理加密的存储设备,内置自毁程序,若强行读取会自动烧毁电路。
他曾尝试破解三年,均告失败。
但现在,他不再需要破解。
因为他意识到:阿Ken从没想让他破解,而是等他自己“觉醒”。
他回到电脑前,将U盘插入专用读取端口。屏幕上弹出提示:
>【验证模式:生物特征+行为识别】
>请连续敲击空格键7次,间隔时间为0。3秒±0。05。
庞东子闭上眼,回忆起当年两人并肩作战时的习惯动作。他们总会在测试完成前用特定节奏敲击键盘,作为“确认无误”的暗号。
他抬起右手,深呼吸,然后开始敲击。
一下、两下、三下……
第四下时手抖了半拍。
系统提示:“失败,设备将在10秒后自毁。”
他咬牙,拔出U盘,甩了甩头,再次插入。
这一次,他不再思考节奏,而是让肌肉记忆主导动作。
七下。
笃、笃、笃、笃、笃、笃、笃。
不快不慢,如同心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