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迷阁

书迷阁>我死后,妻子浪翻了 > 第1413章 遭遇狼群(第2页)

第1413章 遭遇狼群(第2页)

是苏芸在练琴。

不再是《月光奏鸣曲》,而是一首陌生的旋律,简单、温柔,带着童谣般的节奏。我听了一会儿,辨认出来:那是小宇生前最喜欢的一首儿歌,《星星眨眼睛》。他曾央求妈妈弹一百遍,每次都要跟着哼唱,跑调得厉害,却乐此不疲。

此刻,苏芸弹得断续,甚至有些错音,但她坚持弹完了整首。最后一个音落下,她似乎停顿了几秒,然后笑了,笑声混着眼泪,在寂静的午后格外清晰。

下午两点,林茜发来消息:“江河,静心湖那边来电,说愿意长期提供场地支持‘纸船放流仪式’。他们还提议,每年春天办一次‘愿望漂流节’,让更多家庭参与。”

我回:“告诉他们,我们接受。但条件是??必须保留鱼缸环节。有些孩子太小,走不到湖边,但我们不能让他们的心愿漂不出去。”

她很快回复一个笑脸。

傍晚六点,我正整理今天的记录,门铃再次响起。这次是阿?,手里抱着一个硬壳笔记本,封面写着三个字:《声音图鉴》。

“老师,”他低声说,“我录完了海浪声,剪辑好了。但我还想做点别的。”

他翻开本子,里面密密麻麻贴着录音标签:**清晨六点,码头渔船发动声**;**中午十二点,菜市场吆喝声**;**晚上八点,公园老人下棋落子声**……每一段旁边都有手写备注,记录时间、地点、情绪联想。

“我想做一个‘城市心跳地图’。”他说,“每个人心里都藏着一种声音,可能是妈妈叫吃饭的声音,可能是爸爸修自行车的叮当声……我想把这些录下来,做成一个声音博物馆。谁想找回忆,就来听听看。”

我看着他,忽然想起王建国笔记本里的那句话:“有些路,我们走不到终点,但可以有人替我们迈出下一步。”

“你已经开始走了。”我说,“而且走得很好。”

他低头笑了笑,眼角有点湿润:“我妈昨天问我,要不要一起去买颜料。她说,她想把我小时候的房间重新画一遍,按我画册里的样子。”

我送他到门口,望着他瘦削的背影消失在楼梯转角,忽然觉得这座楼真的不一样了。它不再只是钢筋水泥的堆砌,而是一座活着的记忆宫殿,每一扇门后都藏着一段未完的故事,每一次开门,都是对过去的回应。

夜里十一点,我打开“归途信箱”后台,准备关闭今日接收通道。突然,一条新消息跳了出来,署名空白,内容只有一段语音文件。

我点开。

是一个女人的声音,很轻,带着鼻音,像是躲在被窝里录的。

“你好……我不知道该不该发这个。我老公走了四年,我一直假装没事,照常上班、做饭、参加家长会。别人说我坚强,可只有我知道,我只是麻木。”

她停顿了几秒,呼吸变得沉重。

“上周,我整理衣柜,翻出他一件旧衬衫。我把它抱在怀里闻了好久,还能闻到一点点洗衣粉的味道。然后……我穿上它,太大了,袖子拖到手背,领口空荡荡的。我就穿着它,在客厅里走来走去,一边走一边喊他的名字,一遍又一遍,像他在家时那样。”

她的声音开始颤抖:“我说了好多话,说后悔没陪他去医院复查,说对不起总嫌他打呼噜,说我想他挤牙膏总从中间压的习惯……说到最后,我跪在地上,抱着那件衣服哭了很久。”

“今天早上醒来,我把衬衫叠好,放回原处。但我留下了一颗扣子,在床头柜上。每天睡前,我会看看它,跟它说一句:‘今天过得还行。’”

语音到这里结束。

我静静地坐着,许久未动。窗外月光如水,洒在“回声”那朵即将绽放的花上。我打开文档,将这段语音转为文字,保存进“低语集”文件夹,并在末尾加了一句批注:

>“最深的哀悼,往往发生在无人看见的日常里。

>一颗扣子,一件衬衫,一句对着空气说的话,

>都是爱仍在流动的证据。”

凌晨一点,我合上电脑,走向阳台。三株植物依旧伫立,“南风”昂首如故,“归途”叶片舒展,而“回声”,它的花瓣已完全展开,极小,洁白如雪,中心一点淡黄花蕊,在夜风中微微颤动。

我蹲下身,伸手轻触花瓣,柔软得像一句未曾说出口的晚安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