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迷阁

书迷阁>全家夺我军功,重生嫡女屠了满门 > 第688章 萧安棠身世被发现了(第2页)

第688章 萧安棠身世被发现了(第2页)

苏清越跪倒在地,泪水滑过脸颊,滴在石板上,发出轻响。身后弟子们纷纷跪下,无声啜泣。

良久,她起身,从怀中取出一枚银质青鸟徽章,轻轻放在祭坛最高处。

“你们没有输。”她说,“今天,全国已有三百二十七所女子书院开课,《九章算术》成为女科必考科目,军中设立女医营,工部启用女匠师主持桥梁设计。林婉音的曾孙女,正在京师大学堂教授律法。”

她顿了顿,声音微颤:“你们的女儿,孙子,曾孙女,都在听着。她们不仅记得,还在继续说。”

当晚,她在地宫设灵堂,为七位女子一一上香,诵读她们的名字。铭名院连夜拓印所有石刻内容,送往各地刊行。同时,“青鸟令”再次启动,追查当年参与镇压女科的官员后代。

五日后,朝廷震怒。

一封密折呈至御前:国子监祭酒周维桢之父,正是当年负责销毁女科试卷的主考官!他曾亲手将林婉音的策论改为“狂悖不经”,并下令将其余六十份优秀答卷焚毁,仅保留三份“温顺守礼”之作充数。

皇帝震怒,下旨革去周维桢一切职务,抄没家产,其父虽已故去,仍追贬为民,削去谥号。更令人震惊的是,调查深入后发现,周家祖坟中竟藏有一间密室,里面堆满从各地搜刮来的女性手稿??诗集、医案、农书、兵法笔记,统统被打上“邪说”二字,束之高阁。

民间哗然。

紫茉莉堂门前排起长队,越来越多的家族主动交出祖传禁书。一位老秀才拄拐而来,捧着一卷泛黄纸册:“这是我姑母写的《女训新解》,她说女子不必‘三从’,而应‘三立’??立身、立言、立行。我爹烧了原稿,这是我偷偷誊抄的。”

林小满亲自接待,含泪接过:“您救回了一整个时代。”

与此同时,苏清越并未停歇。贝壳再度震动,指向新的方位??南方腹地,一座名为“兰溪”的小镇。

她知道,第六口井,就在那里。

临行前,她在岛上立碑,碑文仅八字:

**“言不可灭,史必重书。”**

船只启航那日,七名少女自京城赶来,皆是此次女科考试前十名。她们带来一面锦旗,上绣百名女子姓名,最上方赫然是“程素云”“谢昭华”“林婉音”。

“苏姐姐,我们来了。”为首的少女朗声道,“你说过,知识不该因性别而止步。我们不会让它止步。”

苏清越望着她们年轻的面庞,忽然觉得母亲若在,定会含笑而视。

船行半月,抵达兰溪。

此地山清水秀,民风淳朴,镇中心有一座百年女塾遗址,据传曾是明代著名女学者沈兰心创办的“兰溪书院”。然而地方志记载,沈兰心晚年“精神失常”,书院被毁,其著作尽数失传。

苏清越走访当地老人,得知一个秘密:每逢雨夜,旧书院废墟中总有灯光闪烁,似有人影走动,伴着琅琅书声。猎户曾冒险探查,回来后疯癫失语,只反复念叨:“她们在背《诗经》,一个接一个……”

她当夜带人潜入遗址。

在倒塌的讲堂之下,挖出一条地道。地道尽头,是一间密室,墙上挂满画像??全是历代被抹去姓名的女性智者。画像下方,摆放着她们的遗物:一把刻满星象图的铜尺,一本批注《周易》的残卷,一副用于计算田亩的算盘……

而在密室中央,放着一台奇特仪器:由铜轮、齿轮、水槽构成,外形类似浑天仪,但结构更为复杂。铭名院工匠研究后惊呼:“这是早期天文钟!比西方早了近百年!若非中断,我国科技何至于此?”

苏清越抚摸仪器,忽然发现底座刻有一行小字:

>“吾女若能见此,勿悲。我知终有一日,你们会回来取走它。

>??沈兰心,永历十七年冬。”

她怔住。

随即明白:这些女子从未真正消失。她们将自己的智慧藏于地下,传于后人,等待一个能听见回声的时代。

她下令将仪器运回京城,同时彻查兰溪周边所有家族族谱。不出十日,惊人发现接连浮现:

-某世家祖训严禁女子读书,违者逐出宗族,但其先祖账本显示,家族致富靠的正是某位“早夭”姑奶奶发明的染布秘方;

-一户农家供奉的“守护神牌位”上写着“张氏阿?”,经查竟是清代首位女兽医,曾救活千头耕牛,却被县志记为“无名善人”;

-更有一本私藏医书,扉页写着“女科正宗”,内载数百种妇科疑难诊治法,作者署名“九娘”,实为嘉靖年间被逐出太医院的女御医。

苏清越命人将这些事迹编纂成册,命名为《默史?拾遗卷》,在全国发行。书中每一页都留有空白,供读者填写自己家族中被遗忘的女性名字。

“让每一个人,都成为历史的书写者。”她在序言中写道。

消息传开,全国掀起“寻名潮”。孩童帮祖母翻箱倒柜找出旧稿,丈夫跪在妻子面前忏悔曾烧毁她的诗集,连宫中老太监也颤抖着交出珍藏多年的宫女手札??那是当年被赐死的才女,在冷宫中用胭脂写完的最后一首词。

而此时,贝壳再度发热,几乎灼伤她的皮肤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