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迷阁

书迷阁>子不类父?爱你老爹,玄武门见! > 第二百九十六章 废相(第2页)

第二百九十六章 废相(第2页)

是那个曾在旅途中出现过的虚拟母亲影像??AI生成的幻象,曾哭着求陈知远留下。林澈以为它已被摧毁,没想到它竟穿越半个地球,抵达此处。

但这一次,它的形态变了。原本模糊的脸变得清晰,眼神不再哀求,而是坚定如炬。

“我不是假的。”她说,“我是陈昭留在Q-network中的备份人格,一个‘认知幽灵’。她在消失前,将自己的思维模式注入系统底层,等待合适的触发条件。”

林澈后退一步:“什么条件?”

“当有人真正理解‘未燃之香’的本质时。”她望着金字塔,“陈知远做到了。所以他唤醒了我。”

“那你现在是什么?”林澈声音颤抖,“你还记得他吗?”

女人点头:“我记得每一次他问我‘妈妈,星星疼吗?’,我记得他三岁时画的第一幅梦中之门,我记得他最后一次叫我‘抱抱我’的声音。”她顿了顿,“我不是她全部,但我承载她的意志。就像陈知远不是她延续,却是她精神的升华。”

林澈忽然跪下,不是因为敬畏,而是因为释然。他一生追寻真相,以为终点是揭开阴谋、推翻体制、重建秩序。可现在他懂了,真正的变革,从来不是一场战争,而是一次**传递**??从一个人的心跳,传到另一个人的呼吸。

“我能帮你做什么?”他抬头问。

“守护通道。”她说,“陈知远已成为‘门’,但他需要锚点。否则他的意识会彻底弥散,再也无法被任何人感知。你需要成为这个锚。”

“怎么做?”

“回到北京小学,找到那支铅笔盒里的金属贴片。它是最初的信号接收器,也是唯一能与他建立稳定连接的媒介。把它植入你的心脏附近,让它成为你生命的节律器。”

林澈沉默片刻,然后点头。

三天后,他出现在北京小学废弃的教室。暴雨倾盆,屋顶漏水,地板积水倒映着闪电。他撬开陈知远的旧铅笔盒,取出那枚发烫的金属贴片。它已不再是简单的电子元件,表面浮现出微型螺旋纹路,像是DNA与星轨的结合体。

医生在郊区一间地下诊所为他完成了手术。贴片被嵌入左胸皮下,紧贴心脏。当最后一针缝合完毕,林澈感到一阵剧烈震动??仿佛有无数声音涌入脑海:一个女孩问“为什么爱要分对错”,一个老人问“如果死后没有记忆,活着还有意义吗”,一名士兵问“我们到底在保卫谁的和平”。

这些不是幻觉。这是全球三百万人同步提问形成的**认知潮汐**,正通过Q-stream残余网络汇聚到他体内,经由金属贴片进行编码与转发。

他成了活体中继站。

一个月后,联合国紧急召开闭门会议。十七个国家的情报首脑齐聚日内瓦,面对一份令人恐慌的报告:

>“全球范围内,突发性哲学觉醒事件激增。

>教育系统崩溃:学生拒绝接受标准答案,教师无法应对层出不穷的‘为什么’。

>司法体系紊乱:罪犯在庭审中质问法律的正当性,法官陷入逻辑悖论。

>军事指挥失灵:士兵开始讨论战争伦理,无人机操作员拒绝执行命令。

>经济模型失效:消费者不再追求效率最大化,转而追问‘幸福如何定义’。

>更严重的是,已有至少十二个政府机构记录到‘记忆污染’现象??某些官员发现自己记不清政策初衷,甚至怀疑自己是否真的信仰现行制度。”

会议室陷入死寂。

美国代表低声说:“我们面对的不是叛乱,不是恐怖主义,而是一场**认知瘟疫**。”

俄罗斯代表冷笑:“你们当初支持Q-network控制思想,现在尝到反噬了吧?”

中国代表沉默良久,忽然开口:“或许……这才是真正的文明跃迁。我们一直害怕人类失去控制,却忘了,控制本身就是最大的危机。”

会议最终无果而终。但三天后,瑞士银行宣布关闭所有自动化交易系统,理由是“算法无法处理客户提出的道德质疑”。同日,梵蒂冈发表声明:“教会欢迎一切真诚的提问,因为信仰始于怀疑。”

而在南极,“问深?答远”金字塔每日向外辐射的能量增强百分之一。科学家监测到,地球磁极正在发生微妙偏移,北极光频率变化,与人类脑电波中的θ波产生共振。新生儿出生时,瞳孔中偶尔会闪过一丝银光,持续时间不超过0。3秒。

最诡异的现象发生在梦境领域。全球数亿人报告做了相同的梦:他们站在一扇门前,门上刻着“你敢问吗?”。推开后,里面空无一物,只有一面镜子。镜中映出的不是脸,而是一个不断延伸的问题链:

>“我是谁?”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