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开头写道:
>“我不是陈默。
>陈默是我,也不是我。
>我只是一个见证者,记录下这个时代如何用代码编织牢笼,用数据切割人性,用效率之名践踏尊严。
>如果你觉得这像小说,请庆幸你仍生活在真实之中。
>可若你读着读着,发现自己正身处其中??
>那么,我们已经是同囚。”
这一章发布仅四小时,阅读量突破三百万。评论区再次瘫痪,平台紧急启用备用服务器。大量读者自发整理文中提及的技术术语,对照现实企业政策,制作成对比图表广泛传播。微博热搜接连出现#沸腾时代原型曝光#、#我们都在算法监狱里#等话题,总阅读量超十亿。
与此同时,全国多地外卖站点爆发抗议活动。一名骑手举着手机直播:“我就想知道,到底是谁决定我送一单只能有二十八分钟?是不是有个坐在空调房里的人,在看我的生命倒计时?”
舆论彻底失控。
星阅文化发布公告称“作者因健康原因暂停更新”,随即遭到网友质疑。有人扒出该公司大股东与星辰集团的关联,进一步指向“资本封口”。而“老瑞”社交媒体账号一夜之间涌入数万私信,有人祝福,有人威胁,更有甚者声称“再写下去,小心家人”。
林强躲在城郊一间短租房内,窗帘紧闭,桌上摆着顾明远给的黑手机。他每天只睡四小时,其余时间疯狂查阅资料、撰写章节、修改设定。他将“陈默”塑造成觉醒者形象,让他联合底层员工组建“逆码联盟”,利用漏洞反向入侵系统,公开核心证据。
第五十一章,主角成功获取“天枢会”会议录音。
第五十三章,揭露某知名公益基金会实为数据洗白机构。
第五十五章,描写一位母亲因信用评分过低被拒诊,最终死于可治愈疾病的全过程。该章节末尾附有一句注释:“本章节发布后二十四小时内,已有十二位读者向我讲述相同经历。”
热度持续飙升。
而在现实世界,连锁反应接连发生。两家互联网公司股价暴跌,监管部门宣布启动专项调查,多个科技高管突然辞职或“配合调查”。有媒体试图采访“老瑞”,却始终无法确认其身份。
林强知道,他已经无法回头。
某个深夜,他打开抽屉,取出和苏雯的合影。照片边缘已被磨损,她的笑容依旧灿烂。他轻轻抚摸相框,低声说:“你说我写的这些东西没用……可现在,它们正在改变一些事。”
第二天清晨,他收到一条新消息。
来自顾明远:
“他们准备动手了。目标:你。时间:七十二小时内。地点未知。建议立即转移。”
林强看完,删除信息,打开文档,敲下第六十章的标题:
《焚网》
然后写下第一段:
>“当权力披上科技的外衣,它便不再需要刽子手。
>它只需要一个按钮。
>而我,要做的就是找到那个按钮,并把它,按碎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