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32章
马肃的声音在帐内回荡,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绝和一丝走投无路的疯狂。
丢失关隘的恐惧和重责,已经让他顾不得许多,夺回居庸关,成了他此刻唯一的精神支柱和救命符。
赵毅站在一旁,看着跪地请命的马肃,眉头紧锁。
他理解马肃的心情,但作为将领,他更清楚现实的困难。
他忍不住开口道:“马将军,你的心情我等理解。”
“但此刻我军刚刚经历蓟城血战,伤亡惨重,将士疲惫,急需休整。”
“而敌军虽败,却据关而守,更有各地残兵不断汇聚,以逸待劳。”
“此时强攻雄关,恐非良策啊。”
“那难道就眼睁睁看着武镇南在居庸关站稳脚跟吗?”
马肃猛地扭头,对着赵毅低吼,眼中布满了血丝:
“一旦让他缓过气来,整合了各地残兵,凭借居庸关天险,进可威胁我整个幽州腹地,退可固守待援!”
“届时,我们再想夺回,将要付出十倍、百倍的代价!”
他再次看向吴承安,几乎是声泪俱下:“吴将军!战机稍纵即逝啊!”
“趁武镇新败,重伤未愈,敌军惊魂未定,各地援军尚未完全汇合,正是我们一举夺关的最佳时机!”
“若是拖延,悔之晚矣!”
帐内的目光,此刻都聚焦在了吴承安身上。
一边是马肃情急之下的强烈请战,关乎一位大将的前程乃至性命,也关乎北疆未来的战略态势。
另一边是赵毅冷静的现实分析,关乎部队的承受能力和作战的胜算。
如何抉择,压力全都落在了这位年轻统帅的肩上。
吴承安沉默着,手指轻轻敲击着案几,目光深邃,看不出喜怒。
他既没有立刻答应马肃的请求,也没有出言反驳赵毅的担忧。
他似乎在权衡,在计算,在等待着什么。
帐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,马肃那带着绝望与疯狂的请命声还在梁柱间隐隐回荡,赵毅冷静而担忧的分析也言犹在耳。
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吴承安身上,等待着他的决断。
这位年轻的将领,眉宇间锁着一丝凝重,手指无意识地在粗糙的案几表面划过,发出细微的沙沙声。
他理解马肃的恐惧与急切。
丢失居庸关,对于一位镇守边关的将领而言,不仅仅是失职,更是毕生荣誉的崩塌,是足以抄家灭族的重罪。
马肃此刻将夺回关隘视为唯一的生路,其心情可想而知。
但他同样明白赵毅的顾虑。
蓟城血战方歇,三万三千余将士的伤亡数字还带着未干的血迹,幸存者人人带伤,疲惫不堪,军械物资消耗巨大。
此刻驱赶这样一支疲惫之师,去强攻一座被敌军占据、且正在不断得到增援的天下雄关,无异于以卵击石,胜算渺茫。
一旦受挫,不仅夺关无望,更可能损兵折将,让本就惨胜的局势雪上加霜。
短暂的沉默,仿佛过去了许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