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33章
吴承安的目光扫过马肃那充满恳求与焦虑的脸,又掠过赵毅那写满担忧的眼神,最终定格在案头那份墨迹未干的捷报奏章上。
终于,他缓缓抬起头,眼中闪过一丝决断的光芒,打破了帐内的沉寂。
他的声音不高,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沉稳力量,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:
“居庸关,乃北疆门户,锁钥之地,绝不容有失!此点,毋庸置疑。”
他先是定下了基调,肯定了夺回居庸关的必要性,让马肃紧绷的心弦稍稍一松。
但紧接着,他话锋一转,语气变得审慎而深远:
“然而,欲夺回此等雄关,绝非凭一时血勇,一朝一夕可成之事。”
“武镇南虽败,但其人老辣,麾下牛琮、马荣亦非庸才。”
“彼等据关而守,以逸待劳,更兼各地残兵正不断向其靠拢。”
“我军若仓促进攻,急切难下,反而可能损兵折将,挫动锐气。”
他看向脸色再次变得苍白的马肃,目光锐利:
“马将军,此刻对你我而言,最大的威胁,或许并非关上的武镇南,而是来自朝廷的问责!”
这句话,如同冰水浇头,瞬间让马肃从夺关的狂热中清醒过来,一股更深的寒意从心底升起。
是啊,就算他拼死夺关,可丢失关隘的重罪已经犯下,朝廷的雷霆之怒,会因为他夺回关隘而消散吗?
未必!
“吴将军,那。。。。。。那该如何是好?”
马肃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,他意识到,问题的关键或许并不全在战场上。
吴承安成竹在胸,沉声道:“当务之急,是稳住朝廷!”
“只要朝廷不即刻降罪,给予我们时间和空间,我们便有把握,也有机会,将居庸关重新夺回,将武镇南彻底逐出北疆!”
他拿起案几上那份刚刚写就的奏章,语气肯定:“本将已在此捷报中,详细陈明了蓟城之战的过程与结果。”
“我军浴血奋战,以寡敌众,最终击溃武镇南五万主力,并重创其本人,解蓟城之围,救韩帅于危难!此乃不容置疑之大功!”
他顿了顿,继续道:“同时,本将也会在奏章中坦言居庸关因救援蓟城而暂时失守之情况。”
“但会强调此乃战略所需之权宜之计,并向陛下立下军令状——请求朝廷给予我等两个月时间!”
“两个月内,必克复居庸关,扫清北疆残敌,恢复旧观!”
吴承安的目光扫过马肃和赵毅,带着一种强大的自信:
“陛下圣明,览此捷报,知我军将士用命,取得如此辉煌战果,必龙心大悦。”
“再看我等主动请缨,愿戴罪立功,限期夺回关隘之决心,想来应当不会拒绝我等所请。”
“只要争取到这两个月的时间,一切便都还有转圜之余地!”
马肃听完这番话,如同在黑暗中看到了一盏明灯,原本绝望的心境顿时活络起来!
是啊,先将泼天的大功报上去,让陛下看到他们的价值和忠诚。
再主动承认过失并请求戴罪立功的机会,这远比被动等待朝廷问罪要主动得多!
吴承安此举,是在为他马肃,也是在为整个北疆局势,争取最关键的战略缓冲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