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迷阁

书迷阁>大唐九万里 > 第 34 章(第2页)

第 34 章(第2页)

璎璎犹豫着坐下,指尖在桌布上反复摩挲:“这法子倒是直接……可他清醒后,就不会察觉出破绽吗?”

李祈安在旁摆了摆手,语气带着几分笃定:“这你放心,子皓最擅长配这种迷药,无色无味,掺在茶水熏香里都觉察不出。再说,就算他事后疑心,又能怎样?他一个被逐的落魄画师,难道还敢去报官?就算报官,他说得清是被谁下的药吗?”

“可……我们要怎么给他下药?”璎璎还是觉得不妥,却也想不出更好的法子。

“用迷香。”星遥从怀里摸出个小巧的锦盒,打开后里面是块雕成莲花模样的香饼,“叶郎君刚配好的,燃上半刻钟,隔着窗纸都能起效。那画师每晚都在画舫上熬夜作画,正好方便动手。”

“就这么简单?”璎璎望着那块不起眼的香饼,总觉得这计划太冒险。

“越简单越不容易出错。”李祈安走到她身边,声音压低了些,“璎璎,王君把大娘子身边的人都遣散了,王府里的线索怕是早已被抹去,如今唯一的突破口,就是这个画师。他既然对大娘子有情,心里定然藏着不少秘密,说不定连大娘子最后回府时的异常,他都知道些蛛丝马迹。”

堂内的烛火映着众人凝重的脸,璎璎望着桌上那幅王大娘子的画像,画中人的眼睛仿佛正望着她,带着无声的恳求。她深吸一口气,缓缓点头:“好,就按你们说的做。只是……务必小心,别伤了人家的身子。”

“放心。”叶守礼收起锦盒,“我们只要真相。”

“那咱们几时动手?今晚?”璎璎追问,心里已暗暗盘算起该如何配合。

“不急。”李祈安摆了摆手,神色淡定,“这事儿得周密些,方才我们正凑在一起商量细节,比如画师最近晚上在哪艘画舫落脚,周围是否有守卫,又有多少守卫,迷香该由谁去点燃,事后如何脱身……这些都得一一敲定。”

他说着,往璎璎面前推了杯热茶:“你先说说,今日在王家别院都探听到了什么?咱们把信息对对,免得又像先前那样,各自揣着半截线索,差点漏了关键。”

璎璎捧着温热的茶盏,理清思路后缓缓开口:“我先是跟着珍珍去给王君问安,那位主君看着极苍老,对二娘子的态度很冷淡,二人席间几乎没说过话,后来我借故去了二娘子婚前的院子,从伺候的丫鬟嘴里套出些话。

她掰着手指细数:“第一,大娘子两年前病逝,王君因此搬去别院,性情变得孤僻;第二,大娘子病了半年,在别院养得快好了,回府没过多久就突发恶疾;第三,她贴身的乳母和丫鬟在她死后全被遣回了老家;第四,二娘子婚前也病过一场,性子从活泼变得沉默;第五,王君不许二娘子在大娘子病重时探望,说是怕过病气。”

李祈安听得专注,笔尖在纸上沙沙游走,时不时落下几个关键字。等璎璎话音落定,他抬眼问道:“你说大娘子是回府后才出事……她回府那日,府里可有什么异常动静?比如接待了不寻常的客人,或是有什么特别的物件被送进她院里?还有王君不让二娘子探望,大娘子得的究竟是什么病?竟连姐妹情分都顾不上了?”

“这倒没细问。”璎璎摇了摇头,语气里带着几分遗憾,“那丫鬟本就只在二娘子院里当差,对大娘子的事知晓得有限。而且每次提到这些,她都神色慌张,像是怕说错一个字似的。”她顿了顿,又补充道,“至于王君为何不许二娘子探望,这层缘由她也说不清楚。”

李祈安指尖敲了敲纸面,眉头微蹙——这些语焉不详的地方,偏生最可能藏着关键。他将笔尖在砚台上轻轻舔了舔,心里已默默将“大娘子回府当日异动”和“病症详情”列为了新的查探方向。

“无妨。”李祈安将写满字迹的纸页往桌中央推了推,示意众人细看,“能摸到这些线索,已经比先前明朗多了。”他指尖重重落在“回府”二字上,目光锐利如锋,“大娘子在别院养了半年都相安无事,偏回升府几日就突发恶疾——这绝非巧合。那几日府中定然发生了什么,让王君觉得必须让她永远闭嘴,甚至不惜将她身边伺候的人一并遣散,断了所有追查的可能。”

夏循在旁点头:“而且二娘子的病也蹊跷,偏偏在婚前生病,性子大变……会不会她知道些什么,被王君用手段镇住了?”

“极有可能。”李祈安的指尖重重落在纸面“二娘子婚前病”那行字上,墨痕几乎要被戳透“王君连亲生女儿都能下手,对这个女儿自然也不会手软。若是二娘子真撞破了大娘子的死因,或是知道些家族秘辛,王君有的是法子让她‘病’一场,再磨掉她的性子,让她乖乖听话。现在就等从画师嘴里掏出更多了。”

他抬眼看向璎璎,眼中带着期许:“今晚咱们先不动手,你好好歇着,星遥去盯着画师的行踪,我和子皓再完善下计划。等把这些碎片都拼齐了,再动手也不迟。”

窗外的天色不知何时暗了下来,豆大的雨点先是稀疏地砸在窗棂上,发出“嗒嗒”的轻响,像是在为这桩即将实施的计划,敲起了紧张的鼓点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