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迷阁

书迷阁>状元郎 > 第三二二章 苏录的企图(第2页)

第三二二章 苏录的企图(第2页)

他忍痛从伤口撕下布条包扎手掌,借池塘倒影辨认方向,悄悄潜往国子监。那里聚集着他最信任的一群年轻士子,且临近百姓坊市,便于藏匿。

抵达时天色微明,国子监大门紧闭。他敲响偏门,值守学子认出是他,惊骇万分:“陈先生!您怎么还在这儿?昨夜朝廷张贴告示,说您已被流放,所有听讲生员不得议论此案,违者杖责革除!”

“开门。”陈砚之沉声道,“我有要事告知诸生。”

门开一线,他闪身而入。片刻后,十余名骨干弟子齐聚讲堂偏室。他取出诏书底档册子,展示空白页码,又说明乾清宫所见情形。

“这不是陛下的旨意。”他目光灼灼,“是有人假传圣旨,意图颠倒黑白,重掌朝纲。”

众人哗然。

“可……我们能做什么?”一名学生颤抖道,“连刑部都被控制,徐大人音讯全无,您又被通缉……”

“我们还有声音。”陈砚之缓缓展开一幅长卷,“这是我连夜誊写的《嘉?六年科场案始末》,包括所有证据链条、人物关系、时间脉络。你们每人抄录一份,明日清晨,分散张贴于京城各大坊门、茶肆、驿站、庙宇。我要让全城百姓都知道真相。”

“那不是造反吗?”有人惊问。

“不是造反,是唤醒。”陈砚之声音低沉却坚定,“当权力腐化,沉默便是共谋。你们读圣贤书,所为何事?若连说出真相的勇气都没有,何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?”

众学子肃然低头,继而纷纷起身领卷。

当夜,全城暗流涌动。数十份血书般的檄文悄然现身街头巷尾,配以粗笔绘图,详述陈恪蒙冤、李承允被害、周大勇惨死、吴铭船沉等事件。更有附录列出林党十年贪腐名录,牵连官员近百。

次日清晨,市井沸腾。百姓围聚读榜,怒骂声四起。商贩拒纳林家商铺铜钱,学子焚烧林氏门生文章,甚至有老兵持刀堵住林府大门,高呼“还我清官”。

朝堂震动。

第三日午时,皇帝终于再度召见群臣。这一次,他亲自步出乾清宫,立于丹墀之上,面沉如水。

“谁主使伪造诏书?”天子声如雷霆。

无人应答。

“朕再问一遍。”他抽出佩剑,劈碎汉白玉栏杆,“谁敢欺君至此?”

这时,一名带伤老宦官踉跄而出,正是王德全。他双膝跪地,捧出一枚沾血玉玺:“启禀陛下,奴婢昨夜遭人袭击,藏于密室。此印未曾离身,绝未用于今晨所谓‘流放诏书’。请陛下明鉴!”

全场哗然。

皇帝怒视林景行:“你还有什么话说?”

林景行不能言语,却抬手指向徐正言,示意其为幕后主使。

徐正言挺身而出:“臣愿对质!请传当年参与销毁密信的杂役,以及负责誊录试卷的吴铭家属!吴铭之子已于昨夜抵京,携有其父遗书,言明途中遭袭,船只被纵火,乃因携带‘陈氏冤状’!”

话音未落,一名青年冲入大殿,跪呈一封焦边书信。信中写道:“吾受陈公遗志所托,赴京作证,不料奸佞设伏,火烧官船。幸得渔夫相救,然同伴皆殁。此仇不报,枉为人子!”

皇帝览毕,掷信于地,厉声道:“来人!将林景行及其党羽全部下狱,由三法司重新会审!此次不论官阶,凡涉舞弊、矫诏、杀人者,一律凌迟处死,家产抄没,子孙永不得仕!”

圣旨既下,雷霆万钧。

赵元弼当场拔剑欲乱,被禁军射杀于殿前。其余党羽或逃或降,三日内尽数落网。林景行最终在狱中被剥去官服,戴上枷锁,由百姓唾骂围观,押赴刑场。

行刑当日,万人空巷。

刽子手高举鬼头刀,陈砚之立于观刑台侧,目光平静。刀落头颅滚地之时,他轻轻闭眼。

十年沉冤,终得昭雪。

半月后,皇帝亲自主持祭礼,追封陈恪为太师,赐谥“忠献”,建祠祭祀。陈砚之跪受诰命,泪流满面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