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迷阁

书迷阁>恶女重生不洗白,京城权贵全跪了 > 第898章(第1页)

第898章(第1页)

第898章

养精蓄锐多时的大昭精锐,如同出闸的猛虎,从多个方向,向着陷入混乱和火海的叛军营寨发起了排山倒海般的总攻!

而几乎在同一时间,叛军的后方也响起了震天的喊杀声!萧鼎率领的大周军队,如同神兵天降,从叛军背后猛扑过来!

前后夹击!内外交困!

叛军彻底崩溃了!

士兵们成建制地放下武器投降,军官们各自逃命。格根在乱军中被杀,萨仁高娃见大势已去,试图带领亲卫突围,被萧鼎亲自截住,一场激战后,被生擒活捉。

唯有哈尔巴拉,带着少数死忠,退入了黑山最险峻的深处,企图依托复杂的地形做最后的挣扎。

但裴佑玺和萧鼎岂会给他机会?大军将那片区域团围住,步步紧逼。同时,继续发动攻心战术,许诺重赏,号召叛军士兵擒拿哈尔巴拉。

在绝对的武力优势和重重围困下,哈尔巴拉的部下也开始动摇。第三天夜里,其亲卫队长趁其熟睡,将其斩杀,带着首级出营投降。

至此,以黑山郡为首的叛军主力,被彻底歼灭!大周三十六郡中,最顽固、实力最强的一股反抗势力,土崩瓦解!

黑山叛军的覆灭,如同摧垮了最后一道堤坝,大周境内曾经盘根错节的藩王势力随之土崩瓦解。在萧玄策、温令容的铁腕决心与萧鼎、裴佑玺的强力军事支持下,一场深刻而彻底的变革在大周疆域内轰轰烈烈地展开。

曾经权势熏天的三十六郡藩王、部落首领,或被剿灭,或被削爵,或被勒令迁居龙城,荣养终身。他们的封地被重新划分,效仿大昭制度,设立郡、县两级行政单位,由朝廷直接派遣流官治理。这些郡守、县令,多从龙城讲武堂结业的年轻官员、或在平叛中立下功劳且忠诚可靠的部族子弟中选拔,他们带来了新的治理理念和对中央的绝对忠诚。

军队被彻底收归中央。各郡只保留维持地方治安的少量府兵,精锐边军皆由兵部直接统辖,将领定期轮换,杜绝了武将拥兵自重的可能。萧鼎更是将在大昭学到的练兵之法与大周骑兵传统结合,建立起一支更加职业化、纪律严明的新军。

起初,变革并非一帆风顺。一些习惯了部落自治或藩王统治的地区,出现了零星的抵触和骚乱,旧势力的残余也在暗中窥伺,散布流言。但在朝廷强大的军事威慑和萧鼎雷厉风行的镇压下,这些波澜很快便被平息下去。同时,朝廷推行轻徭薄赋、鼓励农耕、兴修水利、开设官学等惠民政策,让底层百姓切实感受到了中央集权带来的安定与实惠,民心逐渐归附。

龙城皇宫内,萧玄策看着各地呈报上来的、关于新政推行渐入佳境的奏章,脸上露出了久违的轻松笑容。他对坐在一旁的温令容感慨道:“此番若非大昭相助,若非鼎儿成长如此之快,我大周想要革除这百年积弊,不知还要流多少血,耗费多少岁月。”

温令容为他斟上一杯热茶,微笑道:“是啊,鼎儿经此历练,已能独当一面。陛下也可安心休养,这万里江山,终归是要交到他们年轻人手中的。”

大周,这只草原上的雄鹰,在经历了断喙拔羽般的痛苦变革后,正以一种更加矫健、更加统一的姿态,准备迎接新的翱翔。

与大周的新政推行几乎同步,完成了援助使命的裴佑玺,率领大昭得胜之师,踏上了归国的路程。

此番远征,不仅帮助盟国平定内乱,更向天下昭示了大昭的强大国力和太子的文韬武略。当太子仪仗抵达京城时,受到的欢迎场面,远超他离京之时。

京城内外,万人空巷。百姓们自发地涌上街头,箪食壶浆,欢呼雀跃。“太子千岁”的呼声如山呼海啸,响彻云霄。人们看着马背上那位英姿勃发、气度沉凝的年轻储君,眼中充满了由衷的敬佩与爱戴。他不仅是大昭未来的希望,更是他们心中守护家国、扬威域外的英雄!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