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迷阁

书迷阁>恶女重生不洗白,京城权贵全跪了 > 第899章(第1页)

第899章(第1页)

第899章

金銮殿上,裴祈安和温令仪看着风尘仆仆却更显沉稳坚毅的儿子,心中充满了骄傲。裴祈安亲自走下御阶,扶起行礼的儿子,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:“吾儿辛苦了!此战,扬我国威,定北疆,固盟谊,功在社稷!”

温令仪则拉着儿子的手,仔细端详,眼中含着泪光,轻声道:“瘦了,也黑了,但更像你父皇了。”

裴佑玺谦逊道:“儿臣不敢居功,全赖父皇母后运筹帷幄,将士用命,盟邦同心。”

此次归来,裴佑玺在朝臣和民间的威望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。他不再仅仅是那个在深宫学习中、需要父母庇护的太子,而是经过了血与火洗礼、证明了自身能力的成熟储君。朝中那些原本对他还存有一丝疑虑的老臣,此刻也彻底心服口服。裴祈安顺势将更多的朝政事务交由他处理,裴佑玺亦能从容应对,举措得当,愈发显得游刃有余。

时光荏苒,转眼已是第二年。

大齐群岛经过裴明熙与温慕春多年的经营,人口繁盛,物产丰饶,但岛屿承载力终究有限。而大昭经过连年休养生息、开拓边疆,地广人稀之处甚多。于是,一场由朝廷主导、规模空前的人口迁徙,正式开始。数以十万计的大齐百姓,怀着对故土的眷恋与对新生活的憧憬,乘坐海船,跨越重洋,登陆归海府,准备迁往大昭内陆安置。

此事关系重大,涉及户籍、田亩、安置、生计等无数繁琐事宜,稍有不慎,便可能引发混乱。朝中虽有能臣干吏负责,但裴佑玺深知此事关乎国家根基与民心向背,主动向裴祈安请命,亲自前往归海府及主要安置地,督导移民安置事宜。

“移民背井离乡,心中必有彷徨不安。朝廷不仅需给予土地房屋,更要给予尊重与关怀。儿臣亲往,可示朝廷重视,安其心,亦能体察下情,及时调整政策。”裴佑玺在御前如此陈情。

裴祈安与温令仪欣然应允。

归海府码头,人声鼎沸,舟船云集。无数拖家带口的大齐移民,带着简单的行囊,脸上既有离愁,也有期盼。当太子殿下的仪仗出现时,人群出现了骚动。

裴佑玺并未高高在上,他走下銮驾,深入移民之中。他询问他们来自大齐何地,家中几口,可有困难;他查看官府搭建的临时住所是否牢固,分发粥饭是否足量温热;他亲自向移民解释朝廷的安置政策——每户可分得永业田、口分田,减免三年赋税,并提供种子农具,帮助建立村社。

他的态度平和,言语恳切,没有丝毫储君的架子。当一位老者颤巍巍地诉说对海外亲人的思念时,他温言安慰;当有孩童好奇地摸向他衣袍上的刺绣时,他含笑俯身。他甚至挽起袖子,与吏员一同为生病的移民分发药物。

太子亲民、务实、仁德的形象,通过这些移民的口口相传,迅速扩散开来。原本还有些忐忑的移民们,渐渐安心,开始积极投入到新的家园建设中。

裴佑玺并未停留在归海府,他又巡视了几个主要的移民安置州府,现场解决实际问题,惩处了几个办事不力、克扣移民钱粮的胥吏,提拔了一批勤勉能干的官员。他所到之处,移民感激涕零,百姓交口称赞。

这场持续了近一年的大规模移民,在裴佑玺的亲力亲为和朝廷得力的安排下,最终平稳落地。数十万大齐移民成功地融入了大昭,成为了开发边疆、繁荣经济的新生力量。裴佑玺的声望,也因此更上一层楼,其“仁德太子”的美名,传遍天下。

就在大昭移民安置事宜渐入尾声之际,一艘来自大齐的官船,在时隔数年后,再次缓缓驶入了归海府码头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