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迷阁

书迷阁>西游之浪浪山的金蟾子 > 第194章 名场面 吃了贫僧的肉可以长生不老(第1页)

第194章 名场面 吃了贫僧的肉可以长生不老(第1页)

袁公迷迷糊糊换了天地,随后就见到了自己的弟子,以及旁边的一只猴子。

口呼大圣,连忙要拜。

孙悟空不喜俗礼,袁公有这个恭谨的态度就足够了,手一指,让这袁公拜不下去,并对其道:“今日正是巧了,。。。

风吹过浪浪山,卷起祠堂前未干的雨痕,泥地上浅浅积水映出翻涌的云影。许仕林静坐不动,膝上照雪剑的剑身微颤,仿佛感应到了某种遥远的震波。他闭目凝神,识海深处那道由万千愿力织成的“记忆之河”仍在缓缓流淌??金觉的声音并未消失,而是化作暗流,藏于每一句被传诵的旧事之中。

阿篱站在石碑旁,指尖轻抚碑面新刻的文字。那些字迹并非刀凿斧刻,而是自人心共鸣中自然浮现,如露凝霜结,带着体温般的暖意。她忽然低声道:“你有没有觉得……太安静了?”

许仕林睁眼,眉峰微蹙。

的确,太安静了。

七十二座照雪堂铜镜虽已碎裂成光幕,却不再更新画面;昆仑墟巨眼崩塌后,天庭也未再降谕令或遣使问罪;就连一向蠢蠢欲动的幽冥司,这几日竟也毫无动静。这种平静不像胜利后的喘息,倒像是暴风雨前的死寂??万物屏息,只等雷霆落下。

“律蚀退了,但没死。”许仕林缓缓起身,将照雪剑背回身后,“它在重组规则,寻找新的切入点。这一次,它不会再直接篡改历史,而是……从源头消灭‘记忆’本身。”

话音刚落,南方天际忽有异象。

一道灰雾自地平线升起,无声蔓延,所过之处,山川草木依旧青翠,可飞鸟掠空时,双翼竟无影投地。更诡异的是,村中孩童朗读碑文的声音突然中断??他们张着嘴,眼神茫然,仿佛忘了刚才念的是什么。

“忘川之气?”白素贞疾步而来,手中青锋剑出鞘三寸,寒光映出她凝重的脸色,“但这不是黄泉道上的阴风,是……人为的。”

敖清踏浪而至,龙角微颤:“不止是忘川之力。那是‘虚化潮’,传说中上古时期用来清洗叛逆者存在的终极手段。一旦扩散,不仅记忆会被抹去,连存在过的痕迹都会被世界主动遗忘??就像从未活过。”

许仕林瞳孔一缩。

他明白了。

律蚀没有失败,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执行它的“秩序”:既然无法阻止人们记住真相,那就让这个世界从根本上**拒绝记忆**。

“它要重启‘认知协议’。”伏虎禅师不知何时出现在山顶,袈裟猎猎,声音沉如古钟,“以天地为炉,众生为炭,重塑一套只承认‘官方记录’的认知体系。届时,哪怕你说出千百遍真话,听者心中也不会留下半点涟漪。”

阿篱握紧袖中金莲幼苗,银光流转间,她额心金纹再度闪烁:“那我们就用愿力对抗虚化潮!只要还有人愿意相信、愿意传承,记忆就不会真正死去!”

“问题是……”许仕林望着山下村落,声音低沉,“当一个人连‘相信’的能力都被剥夺时,你怎么让他听见?”

就在此刻,那盲眼老翁的笛声戛然而止。

江南之地,笛音中断的刹那,枯枝复落,麻雀坠地,春意如幻梦消散。紧接着,整片大地开始发出细微的“剥落”声??像是陈旧画卷被水浸湿,边缘卷曲、褪色。一座小桥上的题字悄然消失,桥栏雕刻的人物面容模糊不清;一间私塾墙上的《孝经》残篇逐字淡去,学子们惊恐发现,自己竟不记得昨日所学为何。

虚化潮,正在吞噬文明的毛细血管。

“不能等了。”许仕林猛然转身,目光扫过众人,“我们必须进入‘遗录阁’核心,找到最初的原始档案??那些未经任何修改的、纯粹由百姓口述汇聚而成的‘元记忆’。只有唤醒最本源的认知火种,才能抵御这场系统性遗忘。”

白素贞皱眉:“可遗录阁位于昆仑墟腹地,如今已被律蚀残余意志封锁。贸然闯入,极可能陷入‘逻辑迷宫’??那里的一切都遵循扭曲的因果律,一步踏错,便是万劫不复。”

“那就让我去。”一个清冷女声自云端传来。

众人抬头,只见一道素白衣影御风而下,足尖轻点石碑顶端,竟是多年未曾现身的**青鸾子**??昔年东华将军麾下四大义士之一,也是唯一幸存者。她手持一支玉管笔,通体泛青,笔尖缠绕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记忆丝线。

“我曾是遗录阁的抄录使。”青鸾子落地,眸光如冰,“三百年前,我亲眼看着他们把东华的名字从史册一笔勾销。那一夜,我蘸血为墨,写下三千卷秘档,藏于‘心井之下’。只要还有一缕魂识能抵达那里,就能点燃‘元忆灯’。”

“心井?”敖清变色,“那是传说中连接所有人类集体潜意识的通道,连天帝都不敢轻易触碰!稍有不慎,便会引发‘认知崩塌’??整个世界的现实结构都将动摇。”

“可现在,现实已经在崩塌了。”阿篱轻声道,抬手召出金莲幼苗,“我和金觉留下的印记还能撑住一方清明。但若再拖下去,连这浪浪山也会变成一片空白之地。”

许仕林深吸一口气,望向星空。

他知道,这一去,或许再也回不来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