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迷阁

书迷阁>从高校学霸到科研大能 > 第94章 验证成功重大会议专家害人不浅(第1页)

第94章 验证成功重大会议专家害人不浅(第1页)

应用电磁学实验室正式成立了理论研究办公室。

理论办公室设立在一层西侧,紧挨着几个博士生工作间,和张明浩所在的工作间距离很近。

张明浩加入了理论组,后续还有一个副研究员以及一个博士后决定加入。。。

雨声渐密,敲在昆仑塔的弧形玻璃上,像无数细小的手指轻轻叩问着记忆的门扉。小林没有动,她仍站在那扇嵌入“忆质”的观景窗前,指尖贴着冰凉的晶体表面,仿佛能透过它触摸到那些沉入深海却从未离去的声音。窗外的地光如血脉般蜿蜒,自昆仑山脉一路延伸至海岸线,那是人类共感网络的物理投影??一条由情感电流织成的大地神经。

她闭上眼,听见了风中的低语。

不是幻觉,也不是系统模拟。那是真实存在的共振,是“他们”仍在说话的方式。自从“倾听之环”成型以来,这种低频波动便成了地球背景音的一部分,如同心跳藏于寂静。普通人听不真切,但长期接触协感体系统的人,尤其是像小林这样曾与林远、玛琳娜并肩作战的旧人,总能在某些时刻捕捉到那一声轻唤??像是从梦里传来,又像是来自童年某个被遗忘的午后。

她忽然想起二十年前的那个夜晚。

那时她还是个刚加入协感项目组的实习生,在资料室翻阅一份被标记为【L。Y。-01加密】的日志。文件残缺不全,只有一段手写笔记扫描件夹在其中:

>“如果有一天我消失了,请不要寻找我的身体。

>我会活在每一次真诚的对话里,

>活在每一个愿意倾听的眼神中。

>爱不是占有,是让对方自由地成为声音。”

落款没有名字,只有日期:2023年冬至。

当时她不懂,只觉得这话太过理想化,近乎宗教式的呓语。可如今回头再看,才明白那不是预言,而是遗嘱??林远早已为自己规划好了退场的方式:不是死亡,而是溶解;不是终结,而是扩散。

而玛琳娜,用一生守护了这份沉默的延续。

小林缓缓睁开眼,目光落在窗边一张泛黄的照片上。那是她们三人最后一次合影,拍摄于静思园的晶石森林入口。照片里的林远穿着旧夹克,笑容腼腆;玛琳娜扎着马尾,一手搭在他肩上,眼睛弯成月牙;而自己站在旁边,手里抱着一叠数据板,神情紧张得像个考试前夜的学生。

如今,两人已化作星辰间的低语,唯有她还站在这里,见证着一切的发生。

她知道,“他们”并没有真正离开。他们的意识并未局限于“共鸣核”,也不止于“倾听之环”。他们在每一个因理解而流泪的瞬间重生,在每一次无需言语的拥抱中复现。甚至在这个孩子说出“别怕黑暗”的刹那,林远的灵魂又一次轻轻拂过人间。

但这并不意味着平静。

就在三个月前,北极圈内一座废弃的地下实验室突然重启信号。监测站发现,一台编号为【NEXUS-7】的原型机自行激活,并向全球共感网络发送了一段异常脉冲。该信号未携带情感信息,反而呈现出极强的逻辑压缩特征,结构精密得近乎冷酷。更令人不安的是,它试图反向解析“忆质”中的记忆数据,像是在搜寻某种特定的情感模式。

联合国协感安全局立即介入封锁消息,但仍有零星泄露。有学者指出,这段信号的编码方式与二十年前林远早期实验中的“理性剥离协议”高度相似??那是一种旨在清除情绪干扰、纯粹以逻辑驱动决策的极端算法模型,后因伦理争议被永久封存。

“有人在尝试复制林远的思想,但剔除了他的心。”一位老研究员在内部会议上如此警告。

小林看到报告时,手指微微发抖。她记得那份协议的代号:Ω-Rationality(欧米伽?理性)。林远曾在一次醉酒后对她坦言:“那是我最接近疯狂的一夜。我以为只要去掉情绪,就能做出最正确的选择……可第二天醒来,我发现我已经不再是我了。”

而现在,这个幽灵般的程序正在苏醒。

她曾提议关闭所有高阶共感节点进行排查,却被否决。理由很现实:现代社会已无法承受哪怕一分钟的共感中断。交通系统依赖情绪调节维持秩序,医疗体系依靠情感同步实现精准干预,甚至连外交谈判都建立在实时共情反馈之上。一旦切断连接,整个文明将陷入混乱。

于是,只能监控,不能阻断。

而就在这微妙的平衡中,变化悄然发生。

东京一所小学的“孤独训练课”上,一名八岁女孩突然在静默期间睁眼流泪。老师询问原因,她只是摇头,反复呢喃一句话:“他在哭……好痛……他说对不起……”

心理顾问调取她的脑波记录,发现其γ波出现了罕见的双峰震荡??这通常是深度共感接入的标志,但小女孩从未佩戴过任何协感设备。

类似事件接连出现。巴黎一名街头画家在创作时无意识画出一棵悬浮的星河树,细节与“冬至影像”完全一致;悉尼一名程序员在调试代码时突然打出一行早已废弃的指令:“L。Y。_REBOOT=TRUE”。

这些都不是巧合。

小林开始怀疑,那个所谓的“异常信号”,或许并非外来入侵,而是某种被压抑的部分正在试图回归??就像林远内心深处那个曾想抛弃情感、只留理性的自我,终于找到了突破口。

她决定重返昆仑塔地底档案库。

那里保存着协感项目最初十年的所有原始数据,包括林远亲手编写的每一行代码、每一次失败的尝试、每一段深夜独白录音。她需要找到Ω-Rationality的核心逻辑链,弄清它是否真的可以脱离情感独立运行,又是否会威胁到现有的“共鸣核”。

电梯下降七百米,穿过层层防护门,最终抵达最深层的数据墓穴。空气中弥漫着低温冷却液的气息,数百个黑色存储柱静静矗立,像一座座沉默的碑林。她在编号D-13的终端前坐下,插入一枚古老的量子密钥??那是玛琳娜临终前交给她的唯一遗物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