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迷阁

书迷阁>尸言证词 > 罪证深挖(第2页)

罪证深挖(第2页)

物证科灯火通明,技术人员穿着防护服,如同处理生化危机般,小心翼翼地清理、登记着从王明住所带回的每一样物品。除了那些明显的手术器械和人体组织标本,一些看似寻常的物品也被赋予了特殊意义。

“司队,蔺老师,你们看这个。”年轻的技侦员小陈指着电脑屏幕上恢复的硬盘数据,脸色苍白。那是王明加密日记的电子版,日期跨度长达数年。里面详细记录了他对死亡、解剖的病态迷恋,以及如何物色“合作者”的过程。赵铭,被他描述为“一块充满可塑性的璞玉”,但后来则变成了“粗鲁的、不懂欣赏的失败品”。

日记中还提到了他利用黑诊所之便,偷取并私下处理医疗废料(包括人体组织)的行为,甚至隐约提及了更早时期,几起被定性为意外或自然死亡的独居老人事件,怀疑与他有关,但因证据不足一直未被调查。

“扩大调查范围,”司编年声音冷硬,带着彻夜未眠的沙哑,“把他工作过的所有医疗机构,以及他接触过的所有非正常死亡病例,全部重新梳理一遍。通知法医,准备对已下葬的、存疑的案例,申请开棺验尸。”

命令下达,整个刑侦支队再次高速运转,但这次的氛围更加压抑。这不是追捕一个冲动杀人的罪犯,而是在挖掘一个潜藏多年、心思缜密、视人命为草芥的恶魔的真正底细。

蔺才离则专注于剖析王明的心理轨迹。他坐在办公室里,面前摊开着王明的日记打印稿、物证照片以及所有能找到的关于王明的背景资料。

“他的控制欲极强,”蔺才离对司编年分析道,眼神专注而冰冷,“选择赵铭,不仅仅是因为赵铭易受操控和有暴力倾向,更因为赵铭的‘低劣’能反衬出他自以为的‘优越’和‘艺术性’。他指导赵铭杀人,自己则躲在幕后‘加工……’,这满足了他既能掌控生死,又能保持‘洁净’的扭曲心理。那些未找到的受害者肢体,很可能在他其他的‘收藏点’。”

根据蔺才离的侧写,侦查员对王明名下及其亲属名下的所有房产、仓库,甚至长期租赁的储物柜进行了秘密排查。果然,在郊区一个以他远房表亲名义租用的废弃冷库里,发现了更多的“收藏品”——被精心处理过的人体器官和组织,部分已经无法辨认来源,时间可能远在赵铭案之前。

随着调查的深入,一桩桩陈年旧案被重新翻出,一个个原本已经结案归档的卷宗被赋予了新的、骇人听闻的解读。证据链在王明周围不断收紧,形成了一道无法挣脱的铁网。

面对新增的、确凿的关于侮辱尸体、非法处理医疗废物乃至涉嫌更早命案的证据,王明起初的嚣张气焰逐渐被恐惧取代。他试图推翻之前关于指导赵铭的部分供词,声称是赵铭胁迫他,但在完整的通讯记录(恢复自赵铭那部老式手机和王明加密电脑的残留数据)、资金流向(王明通过复杂渠道向赵铭提供过小额资金)以及他日记中详尽的计划面前,他的辩解苍白无力。

而赵铭,在得知王明试图将主要罪责推给自己,并听到那些关于自己被描述为“失败品”、“粗鲁”的言论后,在审讯室里暴怒如雷,几乎要挣脱束缚,嘶吼着提供了更多王明指导他选择目标、处理现场、甚至如何应对警方审讯的细节。这两个原本因罪恶而结合的“搭档”,在末路时开始了疯狂的互相撕咬。

庭审日。

法庭内座无虚席,气氛庄重到近乎凝固。受害者家属们压抑的啜泣声时断时续。当公诉人逐一出示证据——从现场血腥照片,到冰冷的手术刀和福尔马林瓶子里的组织标本,再到王明那本人性沦丧的日记和两人互相指控的录音——旁听席上不时传来抑制不住的惊呼和悲鸣。

赵铭在法庭上时而癫狂大笑,时而眼神空洞,对大部分指控供认不讳,但坚持声称是王明“教会了他一切”。王明则面色惨白,戴着金丝眼镜,试图维持最后的体面,用艰涩的医学和法律术语为自己辩护,但在如山铁证和情绪激动的受害者家属面前,他的话语显得无比虚伪和可笑。

蔺才离和司编年作为关键证人出庭。司编年沉着冷静地陈述了抓捕和侦查过程,逻辑清晰,证据确凿。蔺才离则从专业角度分析了王明的犯罪心理,指出其并非一时冲动,而是长期、有计划、有预谋地将他人生命视为满足其变态欲望的工具,其主观恶意极深,社会危害性极大。他的陈述冷静、客观,却字字千钧,彻底撕下了王明试图伪装的“医学探索”外衣。

经过漫长的庭审,法官庄严宣判:

“被告人王明,犯故意杀人罪(教唆并间接参与)、侮辱尸体罪、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、非法处理医疗废物罪……数罪并罚,犯罪手段极其残忍,情节极其恶劣,后果极其严重,社会影响极坏!”

“被告人赵铭,犯故意杀人罪、侮辱尸体罪、非法持有枪支罪……数罪并罚,犯罪手段残忍,情节恶劣!”

法槌重重敲下:

“判处被告人王明死刑,立即执行,剥夺政治权利终身!”

“判处被告人赵铭死刑,立即执行,剥夺政治权利终身!”

判决结果宣布的瞬间,王明彻底瘫软,被法警架出法庭。赵铭则发出一声不似人声的嚎叫。法庭内,受害者家属们爆发出痛哭,那哭声里,有失去亲人的悲恸,也有罪恶终得严惩的释然与复杂情绪。

案件虽已宣判,但带来的阴影并未立刻散去。参与此案的许多年轻警员需要接受心理疏导。那间冷库和“手术室”的景象,如同烙印,留在了每个人的记忆里。

司编年的办公室里,烟灰缸又一次堆满。他站在窗前,看着楼下街道上川流不息的人群,那些平凡的、为生活奔波的身影,似乎离那个血腥黑暗的世界无比遥远,却又只有一线之隔。

蔺才离推门进来,没有开灯,只是走到他身边,同样沉默地望着窗外。

“有时候我在想,”司编年声音低沉,“我们把这些渣滓送进去,甚至送上刑场,但对于那些已经逝去的,和那些心碎的家庭,意义到底有多大。”

“意义在于,”蔺才离的声音在昏暗的光线中显得格外清晰,“我们阻止了下一个受害者。我们让活着的人知道,法律和秩序依然存在,罪恶终将付出代价。这不足以抚平创伤,但这是我们必须坚守的底线。”

司编年深吸一口气,缓缓吐出。他转过头,看向蔺才离。夜色勾勒出对方清晰而坚毅的侧脸轮廓,那双总是过于锐利的眼睛里,此刻也映着窗外的灯火,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,但更多的是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。

没有拥抱,没有安慰的言语。他们只是并肩站在一起,在沉默中分担着这份由极端罪恶带来的沉重。这份沉重,是他们职业的注脚,也是他们必须共同背负的十字架。

过了许久,司编年抬手,按了按发胀的太阳穴:“走吧,回去。”

“嗯。”

两人一前一后走出办公室,脚步声在空旷的走廊里回响。城市的霓虹透过窗户,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。楼下,警车依旧随时待命,应对着这座城市里永不停歇的纷争与罪恶。

而他们,在经历了这样一场与深渊的对视后,需要短暂的休整,不是为了迎接“下一个案子”,而是为了消化这份沉重,为了积蓄力量,继续在这条捍卫法律与生命尊严的道路上,坚定不移地走下去。他们的职责,就是确保像王明、赵铭这样的恶魔,得到他们应有的、最严厉的惩罚,以此告慰亡灵,警示生者。这,就是他们存在的意义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