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迷阁

书迷阁>尸言证词 > 猎杀预习(第1页)

猎杀预习(第1页)

后续赶到的警员迅速控制了废弃纺织厂的各个出口,并对厂房内部进行了地毯式搜索。但那个放冷枪的人如同鬼魅般消失了,只在天花板的通风管道口留下些许新鲜的摩擦痕迹。

法医和鉴证科的人员开始对新的受害者进行现场勘查。司编年和蔺才离则被暂时隔开,分别由不同的同事进行初步问询。程序就是程序,即使司编年是现场指挥,即使他刚刚才从可能的狙击下救了蔺才离。

司编年的陈述简洁、客观,聚焦于接到信息、赶到现场、发现蔺才离以及遭遇冷枪的过程。但他省略了扑倒蔺才离那一刻,两人之间那短暂而诡异的氛围,以及蔺才离那句低语。那不属于案件事实,那属于……他此刻不愿深究的领域。

负责给他做记录的是副队老张,一个跟了司编年多年的老刑警。记录完毕,老张合上本子,叹了口气,压低声音:“编年,我知道你跟才离搭档久了,有感情。但这次……情况太特殊了。七年前的旧案,现在的连环凶案,关键证据都若隐若现地指向他。你得稳住。”

司编年揉了揉眉心,疲惫感如潮水般涌上。“我知道。”他声音沙哑,“我只是……不相信他会是凶手。”

“感情用事是大忌。”老张提醒道,“别忘了我们的职责。”

“我没忘。”司编年抬眼,目光恢复了一贯的沉冷,“正因为没忘,我才觉得不对劲。凶手太了解我们的内部动态了,timing抓得这么准,就像……在看着我们一样。”

另一边,蔺才离的处境则微妙得多。虽然他同样是受害者(冷枪目标显然包括他),但他出现在案发现场的理由——那条来自“以为不会再联系的号码”的信息——本身就充满了疑点。内务部门的人已经到场,对他的问询更为细致,甚至可以说是严厉。

司编年走出临时作为问询室的房间时,正好看到蔺才离靠在走廊尽头的墙壁上,一个内务部的同事站在他对面,表情严肃。蔺才离微微侧着头,看着窗外依旧浓重的夜色,侧脸线条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有些单薄和疏离。他似乎感觉到了司编年的视线,目光转了过来。

两人视线在空中短暂交汇。司编年看到蔺才离眼中那片深海里,似乎有什么情绪翻滚了一下,但很快又归于平静,甚至对他几不可察地摇了摇头。

那是一个阻止的信号。阻止他介入?还是阻止他……信任?

司编年心头一沉,攥紧了拳头,最终什么也没说,转身走向正在勘查的现场核心。他必须把注意力放回案件本身。

新的受害者身份很快确认:一位小有名气的独立画家,同样与“虚白”画廊有过合作,但近期因理念不合与周慕闹得不太愉快。凶手选择的受害者,似乎都与艺术圈,尤其是与周慕及其画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

但那个指向蔺才离的阴影并未散去。技术部门对那条引诱司编年和蔺才离前往纺织厂的信息进行了追踪,结果指向一个无法追溯来源的虚拟号码。而关于七年前失踪案的更多细节被逐步披露:那个未公开的标记,是一种极其罕见的、源自某个小众神话体系的符号,象征着“净化”与“献祭”。当年接触过这个符号细节的人寥寥无几,蔺才离正是其中之一。

压力越来越大。局里高层已经有人提议对蔺才离进行正式立案审查。

司编年顶着压力,强行推动对周慕的深入调查。他有一种直觉,周慕是关键,凶手要么是周慕本人,要么是与周慕密切相关的人,其目的,很可能就是为了将警方的视线引向蔺才离,或者说,是为了针对蔺才离。

在一次对“虚白”画廊的夜间秘密搜查中(利用了周慕不在场的机会),司编年带着小李等少数信得过的队员,潜入了画廊不对公众开放的内部区域。

这里与其说是画廊的仓库,不如说是一个私人的收藏密室。灯光幽暗,空气中漂浮着松节油和旧木料的味道。墙上挂着的、角落里堆放着的,并非那些展出的现代艺术品,而大多是一些风格阴郁、甚至可以说是诡异的画作和雕塑。扭曲的人体,破碎的器官,充满痛苦和挣扎的表情……仿佛一个内心黑暗者的精神世界具象化。

司编年一幅幅看过去,眉头越皱越紧。这些作品透露出的偏执和残忍,与连环凶案凶手的心理侧写高度吻合。

在密室最深处的一个保险柜里(他们用了点非常规手段打开),他们找到了更令人心惊的东西:大量关于七年前那起少女失踪案的剪报、警方内部资料的复印件(显然是通过非法渠道获得),以及……无数张照片。

有那个失踪少女的生活照,有周慕自己的照片,但更多的……是蔺才离的照片。

不同年龄段的蔺才离。穿着警服的,穿着便装的,在警局门口的,在路边咖啡馆的,甚至有几张看起来是从监控视频中截取的、像素模糊的侧影。这些照片被精心收藏,有些上面甚至用红色的笔迹写着细密的、如同诅咒般的注释。

而最让司编年呼吸一滞的,是贴在保险柜内壁中央的一张放大的照片。照片上,是年轻许多、甚至带着几分青涩的蔺才离,穿着实习警员的制服,眼神却与现在一样,带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冷静和……疏离。照片的背景,隐约能看到七年前那家地下沙龙的入口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