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迷阁

书迷阁>尸言证词 > 深渊之下(第1页)

深渊之下(第1页)

技侦部门对“收藏家”的追踪如同在泥潭中行走。对方使用了多层跳板和强加密技术,虚拟货币的流向也在经过多次混币后消失在暗网深处。这个对手具备极高的反侦察能力。

就在网络追踪陷入僵局时,蔺才离提出了一个反向思路:“他在收集数据,尤其是极端情绪下的生理数据。赵伟和苏晴是因为想退出而被‘处理’,但他们的数据已经被采集。如果他还在继续他的‘研究’,他就需要新的、不同维度的‘样本’。”

司编年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:“我们要给他提供一个他无法拒绝的‘样本’?”

“一个看似完美,但又暗藏陷阱的样本。”蔺才离走到白板前,写下了“诱饵”两个字。“我们需要伪造一个身份,一个在特定领域极具天赋、可能对他研究有价值,并且近期表现出某种情绪困扰或内心挣扎的人。然后,通过可控的渠道,让这个身份的信息‘不经意’地流入他可能关注的领域。”

这是一个大胆而危险的计划。需要信息部门的全力配合,伪造一个毫无破绽的线上身份,甚至需要安排一名合适的警员来扮演这个角色,承担潜在的风险。

经过周密策划,一个名为“陆深”的独立游戏设计师被“创造”了出来。他擅长制作充满心理压迫感和哲学思辨的独立游戏,在某个小众游戏开发者论坛上,他发布了一系列关于“人类恐惧根源数字化呈现”的思考帖子,言语间透露出对深入探索此领域的渴望,以及因此产生的创作焦虑和某种…对伦理界限的迷茫。

帖子由局里一位精通心理学和编程的年轻警员小陈负责维护,确保其专业性和真实性。同时,技侦部门在这些帖子和相关社媒账号上布下了天罗地网,监控着任何一丝异常的数据访问。

等待是煎熬的。几天过去了,“陆深”的账号吸引了不少同行和爱好者的讨论,但那个预期的“收藏家”并未出现。

“他太谨慎了。”老张有些焦躁。

“或者,他在评估。”蔺才离显得很平静,每天依旧仔细分析着“陆深”账号后台的所有访问数据,“他在确认这是不是一个真正的、有价值的‘标本’,而不是陷阱。”

第七天深夜,监控警报响了。

一个经过高度伪装的IP地址,以极其巧妙的方式绕过了论坛的一般防护,直接访问了“陆深”账号的核心数据区,停留时间很短,但下载了部分关于“恐惧建模”的技术设想草稿。

“他来了!”技侦人员兴奋地报告,“虽然无法立刻定位,但他确实咬钩了!”

接下来的两天,这个IP又出现了几次,访问的深度一次比一次深,甚至尝试性地留下了一个加密的、非论坛官方的联系方式——一个需要特定解密密钥才能访问的临时聊天室链接。

“他在邀请‘陆深’进行私下交流。”蔺才离看着那个链接,眼神锐利,“小陈,准备好。按照预定方案回应,表现出谨慎但又被其专业内容吸引的态度。”

扮演“陆深”的小陈深吸一口气,在技侦专家的指导下,开始与“收藏家”进行接触。最初的交流仅限于技术层面,“收藏家”展现出其在生物电信号、神经科学和算法领域的惊人造诣,言语间充满了一种超越常理的、对“理解人类情感本质”的狂热。

他称赞“陆深”对恐惧的理解独到,认为他的游戏设计触及了表象之下的核心。他隐晦地提出,如果有更直接、更真实的生理数据支持,“陆深”的作品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。

“他在试探,也在诱惑。”蔺才离通过耳机指导着小陈,“不要急于答应,表现出对数据来源的伦理担忧,但又要流露出对突破创作瓶颈的渴望。”

这场虚拟世界的心理博弈紧张进行着。警方试图通过聊天室反向追踪,但“收藏家”的防护依然坚固,每次连接时间极短,位置飘忽不定。

终于,在第三次深入交流后,“收藏家”发出了正式邀请。他提出,可以提供一个“安全的、非侵入式的”数据采集环境,让“陆深”亲身体验一种“精心调制的、可用于艺术创作的极端情绪状态”,并承诺所有数据都将匿名化处理,仅供艺术创作参考。

他给出了一个见面地点和时间:两天后,晚上十点,位于市郊结合部的一个废弃的生物制品研究所。

“他要线下见面了!”司编年精神一振,同时也更加警惕。对方选择这样一个地点,显然经过了精心考虑,偏僻,且与他涉及的领域相关,便于他控制和隐藏。

“这是一个陷阱,对我们和他都是。”蔺才离冷静分析,“他知道有风险,但他对‘完美标本’的渴望压倒了他的谨慎。我们必须假设他准备了应对措施,甚至可能不止他一个人。”

行动方案迅速制定。外围由特警队彻底封锁区域,便衣人员提前潜入侦察和布控。司编年和蔺才离将带领突击小组,在“陆深”(由一名身手最好的突击队员扮演,携带隐藏摄像和录音设备)进入指定建筑后,伺机突入。

出发前,司编年仔细检查着装备,手臂上的伤已经拆线,留下一道浅粉色的疤痕。蔺才离站在他旁边,整理着自己的耳麦和便携式通讯器。

“这次不一样,”司编年看向蔺才离,语气严肃,“范宇是偏执的复仇,而这个‘收藏家’,是纯粹的、没有道德底线的疯狂科学家。更危险。”

蔺才离迎上他的目光,点了点头:“我知道。所以,更要以最快的速度,在他造成更大伤害之前,阻止他。”他顿了顿,声音低了一些,“你也小心。”

简单的三个字,却让司编年心头一暖。他伸手,用力握了一下蔺才离的手腕:“你也一样。跟紧我。”

废弃的生物制品研究所笼罩在沉沉的夜色中,荒草丛生,残破的建筑像巨兽的骸骨。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过期后的怪异气味和浓重的霉味。

扮演“陆深”的突击队员小王,在技侦的远程指引下,走向主实验楼。司编年、蔺才离和突击小组分散潜行,借助夜视仪和废墟的掩护,从不同方向靠近,如同无声的猎豹。

通讯器里传来小王平稳的呼吸声和脚步声。“我进入主楼了,里面很黑,有应急灯的微光……他让我上三楼,东侧的旧培养室。”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