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迷阁

书迷阁>向他发送奸臣邀请 > 恶人自有恶人磨(第1页)

恶人自有恶人磨(第1页)

唐镇山犹豫了片刻,才道:“罢了,斯人已逝,这些旧事说说也无妨。常氏的罪名,并不仅仅是私造兵器、走贩官盐那么简单,最主要的,还是与先太子李琢勾结,拥兵自重,意图谋反。这桩案子是由先帝亲自主审,详尽的口供并不在大理寺,大理寺只负责定案,其中主谋常威认罪自裁,其余涉事的官员死的死,流放的流放。先帝惦记着最后那点父子情谊,判词中并未挑明李琢要谋反,只先以失检之名将其软禁。而李琢眼看着继位无望,穷途之际干了不少荒唐事,这才被废。”

姚岁嵘很快听出了异常,柳眉一挑:“李琢已经是太子,以先帝的身体状况,等不了多久便能继位,为何要多此一举跑去谋反?”

“先帝那时上了年岁,许多事有心无力,对权位之争愈发敏感,才刻意扶持玿王上位,让他与太子互相制衡,借此稳固自己的帝位。而先太子急于求成,误入歧途,想来也在情理之中。”

姚岁嵘的手几番攥紧又松,松了又攥,很是纠结。

这个解释还是难以让她全然信服,她不觉得李琢会是脑子一热就鲁莽行事之人,更何况先皇后心思深沉,东宫有她坐镇,断然不会由着李琢胡来。她稍一思忖,又问:“大人定案时,可曾见过常威的家眷?”

“家眷……倒什么印象。重犯都囚在天牢,其余零零散散地关在大理寺和刑部——”

正说着,头顶传来几声尖利的鸟啼。

姚岁嵘慌乱地站起身,神色微变,四下环顾着屋内。唐振山不知道她这是怎么了,也跟着陡然一惊:“娘娘是?”

“有人来了。”

她的目光巡视了一番,总算在角落寻到了一个大小可观的竹笼,她扒开上面的杂物,转着比划了一下,满意地点点头,随即把里头的粮袋掏了出来,一脚先踩了进去,朝着有些惶恐的唐振山比了个噤声的手势,旋即收进去第二只脚,飞速扯下盖子。

唐振山被她一气呵成的动作震慑在当地,还未缓过神来,又被敲门声撞得心头一惊。

“来……来了。”

待心神稍定,他缓缓拉开了门。

他原以为是李旭要召见,岂料门外立着的并不是内监,而是个面容俊朗的年轻男子,倒让他一时有些措手不及。

“你是?”

那男子执了个晚辈礼,“唐叔,许久不见。”

唐振山在脑中搜寻了一番,怎么都想不起来自己何时有了这样风采卓然的亲戚,先懵怔了一瞬,随后细细分辨,才从他的五官中依稀看出几分故人的影子,喃喃道:“是老侯爷的……哦!原是毓儿!”他上下打量着故友之子,感慨万千:“多年未见,已经长得比叔伯还高了,快,进来坐!”

唐振山高兴得有些忘乎所以,连案上多出来的茶碗都不甚留意。二人对坐着叙了几句旧,他这才意识到宋毓面前的茶水似乎没什么热气,于是顺手提起炭炉上的茶壶,往里又添上半碗。

至此,姚岁嵘彻底怅然长叹,两眼望天。

看来黄历的功力还远远不够,她改日得亲自去一趟钦天监,向那些老神棍讨要点符纸法器什么的,最好是能随身携带,好好祛祛身上的霉气。

她正寻思着,要不干脆在峥嵘殿做场法事,忽闻一声脆响,似乎是什么东西摔碎的声音。

紧接着听见唐振山道:“手没烫伤吧?赖我,添水的时候没个轻重。”

“无妨,是我没拿稳。”宋毓弯下腰,捡起地上四散的瓷片。

“没事便好,你不用管它,放着就好,明早会有人来收拾。”

宋毓抬手取过一旁的素帕,细细擦过每根指节,道:“此番回京有些仓促,未曾备妥礼数。待叔父回府后,自当正式登门拜访。”

经他一提,唐振山这才想起来问:“你这么晚来,可是有事?”

宋毓略一沉吟,道:“两月前,正值家父忌辰,府中仆从在洒扫书房时,偶然从旧籍中抖落一封书信,是家父留下的半封遗书,而落款,竟是在七年前。此番回京,便是想寻得他早早留信的契机。”

“信中可有什么线索?”

“遗书的前页已然佚失,仅余尾笺。上面只有寥寥数语,唯一令我不解的,是家父要我找到一人。”

“既无姓氏,亦无眉目,还真是难办啊。。。。。。”唐镇山眉头紧蹙,指尖无意识地敲着案几,口中喃喃自语:“七年前。。。。。。七年前有什么事。。。。。。”

竹篮底部早已不堪其重,恰在万籁俱寂时,陡然发出一声轻细的“咔嚓”声。而正是这一声微响,教唐镇山与姚岁嵘的目光隔着笼壁遥遥相撞。二人心头一凛,脑中不约而同出现了同一个答案。

邛南事变。

姚岁嵘埋下头,心绪骤然混乱,脑中涌出了诸多设想:若真与邛南有所牵连,那老侯爷要找的人,最大的可能便是李琢或者李攸。她又摇了摇头,否决了这个念头。老侯爷德高望重,辈分尊崇,在京中是最爱护子侄的,对李琢李攸都是纯粹的亲厚,不掺半点功利,若他当真有意与党争扯上关系,当年便该留在长安,又何必远赴边关。

唐镇山的声音蓦然响起,她竖起耳朵,只闻他道:“那年京中变故迭生,风波不断,许是老侯爷见故人世事无常,心有所触,不过偶发感慨罢了。你不必太过挂怀,待我回府,再仔细翻查各处,看看能不能找出点蛛丝马迹来。”

“我如今身份有滞,不便入朝,有劳叔父借职务之便,暗中查探。”

听这番话的意思,似乎是要结束了。一想到蹲得麻木的双腿终于能够解脱,姚岁嵘暂且扔下那些疑念,心中一喜,眼中泛起几分亮色。她缓缓直起身来,正打算抬手舒展一下酸硬的老腰,头顶的竹盖却突然被掀开,一道刺眼的光亮投射进来。

她急忙抬手遮挡在面前,透过指缝微眯着眼。

“娘娘这是?”对面那人似是有些困惑,上下打量着她。待姚岁嵘适应了光亮,再抬眼望去,却见他眼底掩不住的揶揄。

她顿时气不打一处来,懒得理会他伸出的胳膊,亲自抱着裙摆,俯身从那笼子里径自钻了出来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