声音虽依旧冷硬,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心。
山雨欲来风满楼。
太后的六十寿宴,这本该是彰显天家雍容、君臣同乐的时刻,却已成为各方势力角逐、阴谋交织的舞台。
楚玉衡身处漩涡中心,前有玉妃母子的明枪暗箭,后有太子若即若离的倚重与试探,每一步都如履薄冰。
而他不知道的是,一张针对他和他所在乎之人的巨网,正在这喜庆的筹备中,悄无声息地收紧。
寿宴的钟声敲响之时,或许便是图穷匕见之刻。
第43章寿宴惊变
太后六十寿辰,普天同庆。
皇宫内张灯结彩,笙歌鼎沸,一派盛世华章。
太极殿前广场上,筵开数百席,皇室宗亲、文武百官、各国使节依序而坐,觥筹交错,笑语喧哗。
楚玉衡站在太子晟珏身后三步远的地方,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系着的墨玉双鱼佩。
他今日穿了件月白杭绸直裾,领口与袖口用银线绣着细巧的青竹纹,竹节处还缀了几粒极小的珍珠,走动时便随着衣摆轻轻颤动。
这衣裳是太子特意让人送来的,说是“寿宴需衬得雅致些”,可楚玉衡总觉得,在满殿朱紫蟒袍的映衬下,这身素净反而更扎眼——就像雪地里冒出的一截竹枝,清是清,却也容易被人盯上。
他悄悄抬眼扫过广场,目光很快落在了殿外西侧的廊柱下。
卫铮穿着一身玄色劲装,腰佩长刀,正背对着殿内站着,身姿挺拔得像株孤松。
可楚玉衡知道,那看似随意的站姿里藏着多少警惕——卫铮的左肩微微向前倾,右手始终离刀柄不过三寸,眼角的余光更是能将自己所在的方位牢牢锁住。
每次两人目光不经意对上,卫铮总会微微颔首,那眼神里的担忧像墨滴进水里,悄无声息地漫开来。
“在看什么?”晟珏的声音轻轻传来,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。
楚玉衡回过神,见太子正端着酒杯,目光温和地看着他,“今日是太后寿辰,莫要走神。”
楚玉衡连忙躬身:“是臣失仪了。”他看着晟珏从容地与对面的礼部尚书谈笑,心里却有些发紧。
太子今日穿了件杏黄色常服,绣着五爪蟒纹,虽不如朝服隆重,却更显温润贵气。
“尝尝这个。”晟珏用银筷夹了块水晶肘子,放在楚玉衡面前的碟子里,“御膳房新做的,用蜂蜜焖了三个时辰,不腻。”楚玉衡看着那油亮的肘子,却没动筷。
他从袖中取出一根银针,轻轻探进碟子里,见银针未变色,才又将银针收了回去。
晟珏看在眼里,眼底闪过一丝复杂:“你倒是谨慎。”
“臣身子弱,经不起折腾。”楚玉衡笑了笑,语气轻描淡写,可只有他自己知道,从踏入广场开始,他就没真正放松过。
前几日北境送来的密信还在袖中揣着,信封上那枚火漆印烫得他皮肤发紧——萧彻在信里说,北境的异动与京中有关,让他万事小心。
如今寿宴上人多眼杂,谁知道暗处有多少双眼睛盯着太子,盯着东宫?
广场上的丝竹声忽然拔高,太后在皇后的搀扶下,从太极殿里走了出来。
明黄色的凤袍拖在地上,绣着百鸟朝凤的纹样,每走一步,袍角的珍珠流苏便叮当作响。
皇帝紧随其后,龙袍上的十二章纹在阳光下熠熠生辉,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,可眼神扫过众人时,却藏着不容错辨的威严。
“儿臣(臣等)恭祝母后(太后)福寿安康,万岁万岁万万岁!”满场人齐齐起身行礼,声音震得檐角的铜铃都在响。
太后笑着抬手:“都起来吧,今日是家宴,不必多礼。”
她的目光扫过太子,又落在楚玉衡身上,笑着对皇帝说:“这便是东宫那位楚侍读吧?模样周正,看着就文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