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迷阁

书迷阁>唐奇谭 > 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回转(第1页)

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回转(第1页)

废仓的大门毫无征兆地“哐当”合拢,厚重的木板撞在门框上,震得头顶朽坏的木梁簌簌掉灰。门外的光亮和水声被彻底隔绝,只留下仓内凝滞的黑暗,与硕果仅存灰衣人领头,戛然而止的怒骂和吼叫。

下一秒,他的惨。。。

李元焕跟着江歌穿行于荒岭之间,脚下是湿滑的苔石与盘根错节的老树根。夜雾浓重,如纱裹身,每一步都像踏在虚空中。他紧握着那套陈旧的水军战袍,布料粗糙扎手,却带着一股淡淡的樟脑味??那是死人留下的气息。

“陈十七……”他低声念着这个名字,仿佛要将它嵌入骨髓,“他怎么死的?”

江歌脚步未停,声音低沉:“整肃那夜,他本该随队出巡,却被调去守仓。东厂缇骑突袭军营,以‘通敌谋逆’罪名当场斩首。他的头颅挂在旗杆上示众七日,身子却被丢进了乱葬岗。我找到时,只剩半截脊椎和一只靴子。”

李元焕喉头一紧:“你为何认得他?”

“他是我父亲亲训的旗官,也是唯一一个敢在风暴前夜质疑调度命令的人。”江歌顿了顿,语气微冷,“他说:‘风向不对,潮位不稳,这不是天灾,是人为封杀。’可没人听他。第二天,整支船队覆没,而他因‘动摇军心’被处决。”

李元焕沉默良久,终于明白这名字背后的重量。这不是随意挑选的替身,而是一个早已殉道的真相见证者。用他的身份行走世间,不只是伪装,更是一种承誓。

天边泛白之际,两人抵达第一处暗桩??一座废弃的盐灶窝棚,藏在断崖背阴处,外覆藤蔓,若非熟门熟路,绝难发现。江歌拨开枯枝,掀开地窖木板,露出向下的阶梯。

“下去吧。”他说,“这里有三日干粮、两筒火药、一把短弩,还有你要的镜子。”

李元焕俯身钻入,点燃油灯。室内狭小却整齐,墙角堆着密封陶罐,桌上果然摆着一面铜镜,边缘斑驳,镜面却打磨得清晰可鉴。他凝视自己:面色苍白,眼窝深陷,胡须凌乱,哪还有昔日南海公府翩翩公子的模样?

江歌随后进来,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布包,打开后是一撮灰黑色粉末。“这是岭南特有的‘墨蛊粉’,取自千年古墓中的尸苔研磨而成。涂于面部,能改变肤色纹理,使人看上去苍老十岁不止。”

他又拿出一根细针与一瓶透明液体:“这是麻油混合蛇毒提炼的麻痹剂,注射后可使左脸肌肉轻微萎缩,造成口角歪斜。陈十七生前就有这个特征??据目击者说,他说话时常带一丝含糊,像是中过风。”

李元焕盯着那根针,手指微微发颤。

“怕了?”江歌问。

“不是怕。”李元焕摇头,“是觉得……我在亲手埋葬自己。”

“你早就在火堆里烧掉了。”江歌淡淡道,“现在的你,不过是借尸还魂罢了。”

李元焕闭上眼,伸出手臂。江歌毫不迟疑,将针刺入其颊侧穴位。一阵剧痛窜上太阳穴,紧接着左脸开始麻木,嘴角不受控制地抽搐了一下。他再看向铜镜,已俨然换了个人??神情阴郁,面容扭曲,竟真有几分亡命之徒的狠戾。

接着是染发、束额、改声。江歌教他压低嗓音,模仿陈十七那种略带沙哑的语调,并反复练习几句关键口令:“潮退三尺,舟行北斗”、“月照残礁,龙归南浦”。这些都是巡海水军内部接头暗语,唯有真正服役者才知其意。

整整一日,他们在地窖中演练身份转换。直到暮色四合,江歌才点头:“可以了。若有人当面查验,除非见过真正的陈十七尸体,否则难以识破。”

当晚,他们启程南下。沿途避开大道,专走山脊野径。第二日黄昏抵达一处溪谷,远处可见炊烟袅袅,似有村落。江歌却突然抬手止步。

“不对。”他眯眼望向天空,“今日应有薄云蔽月,可那边……云层裂开一道口子,正对着北斗第七星。”

李元焕不解:“有何异常?”

“鬼航道上的补给站,皆以星象为引。”江歌沉声道,“每一处标记都对应特定星辰方位。若有人改动地标或设伏,必会扰动天然星影。刚才那道裂隙,太过规整,不像自然形成。”

他取出袖中银叶,再次摩擦表面。幽蓝微光浮现,七个篆字竟缓缓旋转,最终指向东南方一座孤峰。

“陷阱。”江歌冷笑,“有人抢先一步,在补给站动了手脚。我们若贸然前往,必遭围杀。”

李元焕心头一凛:“可是东厂?”

“或许。”江歌收起银叶,“但也可能是另一股势力??不愿‘海图九卷’重现人间的旧敌。百年来,多少人因这张图横死街头?如今风声渐起,他们怎会无动于衷?”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