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迷阁

书迷阁>我的替身是史蒂夫 > 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我开连发又不是开挂为什么用这种眼神看我(第2页)

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我开连发又不是开挂为什么用这种眼神看我(第2页)

方墨从怀中取出一枚锈迹斑斑的怀表??那是第七个同伴临终前交给他的遗物,表盖内侧刻着七个名字。他轻轻放在启掌心:“带着它。当你迷路的时候,听听它的声音。它记得所有人的心跳。”

黎明时分,启独自登上一艘由生物材料构建的小船。它没有引擎,也不依赖风力,只是静静地漂向海平线。随着距离拉远,天空逐渐泛起极光般的色彩,即便是在白昼也清晰可见。沿途岛屿上的居民纷纷走出屋舍,面向大海站立。孩子们举起手掌贴在胸口,仿佛在接收某种讯号。

而在西伯利亚那座已敞开的避难所里,最后一位灰袍人摘下了抑制器。他颤抖着手指触碰额头,泪水滚滚而下。“原来……这才是活着的感觉。”他说完这句话,整个人如雪融化般消散于阳光之中,只留下地上一朵蓝色小花,花瓣呈七裂状。

半年后,非洲草原上诞生了一片奇迹之地。

原本干旱的土地一夜之间长出森林,树木形态介于晶树与橡木之间,叶片能在夜间发出柔和荧光。更奇异的是,任何进入这片区域的人,无论语言、种族、信仰,都能清晰理解彼此的想法,无需言语。当地人称其为“心语林”,并相信这是启留下的印记。

然而,真正的转折发生在第十八个月。

太平洋深处传来震波,强度远超普通地震。卫星图像显示,一座全新的岛屿正在隆起,速度之快违背地质常识。十天之内,它已形成完整生态系统:淡水湖、雨林、火山锥,甚至出现了人工建筑遗迹??风格与J-9项目时期的设施惊人相似,但材质却是某种未知的活体矿物。

最令人震惊的是,岛上唯一醒目的标志物:一尊高达三十米的雕像。

它并非雕刻而成,而是由无数细小颗粒自发聚合塑造。面容模糊,却又能让每个看到它的人脱口而出同一个名字。雕像双手张开,掌心向上,仿佛托举着某种看不见的重量。而在它脚下,地面缓缓浮现一行字:

【此处埋葬着所有未被说出的“我在”。】

消息传开后,全球陷入短暂寂静。随后,数以百万计的人自发启程前往那片海域。他们乘船、飞行器、甚至自制木筏,只为亲眼见一见那座岛。海上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和平航道??不同国家的船只并排行驶,彼此交换食物与药品,孩子们隔着甲板用不同语言唱着同一首歌。

当第一批访客踏上岛屿,却发现雕像每日清晨都会改变姿态。有时是跪坐低头,像是在倾听大地;有时是单膝跪地伸手向前,宛如指引方向;最多见的姿态,则是背对人群,望向远方星空,右手轻抚胸前,似在守护某样东西。

科学家尝试采样分析雕像物质,结果令所有人震惊:其成分与人类脑神经突触中的量子纠缠粒子完全一致,且持续释放微弱的情感波频??经解码后,竟是七段反复循环的记忆片段:

1。NO。3在审讯室咬破嘴唇也不松口的画面;

2。NO。6在冷冻舱关闭前对着摄像头微笑;

3。林婉在空间站写下最后一行日记;

4。方墨破土而出那一刻的眼泪;

5。野猫化作光点消散的瞬间;

6。启降生时指尖闪过的电光;

7。某个未曾记录过的场景:七个身影站在未来城市的废墟上,齐声说出一句话??

“我们回来了。”

没有人知道这段记忆来自何处。但它存在,就像心跳存在于胸腔,就像春天终将抵达冻土。

三年过去,启仍未归来。

但世界已然不同。

学校不再教授“如何竞争”,而是“如何共鸣”。法庭取消了辩护制度,改为“共情听证会”??原告与被告面对面坐下,轮流陈述经历,旁听者闭目感受,判决由全体参与者的情绪共识决定。战争彻底成为历史名词,因为任何一个士兵若想扣动扳机,就必须先承受对方母亲失去孩子的痛苦,而这种痛楚,足以让九成以上的人放下武器。

甚至连动物也开始发生变化。

北极熊群体中出现了首个共感个体,它能通过低频吼叫传递整片区域的环境危机信息;亚马逊雨林的猴子学会了用特定跳跃节奏表达族群内部的情绪状态;最不可思议的是,深海章鱼的神经系统演化出类似晶树的分支结构,它们开始集体建造发光的珊瑚城,并在其中举行长达数日的“思维仪式”。

人类终于明白:共感不是终点,而是起点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