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迷阁

书迷阁>重启人生 > 0490电脑硬件杀手和解谜游戏(第4页)

0490电脑硬件杀手和解谜游戏(第4页)

她掏出手机,给许风吟发了条语音:“今天,我教他们背了《小巷》。有个孩子问我:‘姐姐,我们的钥匙在哪?’我说:‘就在你敢说话的时候。’”

片刻后,他回了一个字:“好。”

夜幕降临,列车穿行在铁轨上。她取出一张蜡纸,写下一行字:

>“墙后面不一定有门,

>但我们不必永远站在外面。”

折成纸船,却没有地方可放。她笑了笑,把它夹进那本《现代汉语词典》里。

与此同时,北京的记忆公园湖面上,又多了十几艘纸船。有的来自外地邮寄,有的是游客现场折的。每艘船上都写着名字、年龄、一句话,或只是一个符号。

许风吟每晚都会来巡视一遍,收集沉没前的纸条,录入“声音邮局”数字档案。他还发起了一项“回音行动”:邀请大学生志愿者为每一张纸条写回信。

一位参与项目的心理学研究生问他:“这样做真的有用吗?毕竟大多数人永远不会看到回信。”

他指着湖面:“你看那些船,很多最终会沉。可它们漂过的痕迹,是真的。孩子写下那一刻的信任,也是真的。我们能做的,就是不让这份信任白白沉下去。”

那人沉默良久,点头离开。

一个月后,“倾听计划”正式纳入国家青少年心理健康扶持项目。首批一百个乡村站点启动,覆盖中西部二十三个县市。教育部发文要求各地中小学设立“心灵信箱”,并配备专职倾听教师。

而“我不是礼物”这段演讲,被制作成公益课程,在全国五千多所学校循环播放。

某天,许风吟收到一封匿名邮件,附件是一段音频。播放后,是一个低沉沙哑的男声:

>“我是晓宇的伯父。我在看守所里听了她的演讲。

>她说‘你为什么非得让我疼才行’,我一直没答案。

>直到昨天,我做了个梦。梦里我还是小孩,我爸拿着皮带追我,我妈坐在角落抽烟,一句话都不说。

>我突然明白了??我不是恨她,我是把自己受过的痛,原样扔给了更小的人。

>我不求原谅。

>只希望有一天,她能真正自由地活着,而不是活成对抗我的证据。”

音频结束,只剩电流的轻微嗡鸣。

许风吟关掉文件,起身走到窗前。雨刚停,月光透过云层洒落大地。

他知道,伤害不会因一次演讲终结,制度也不会因一场论坛立刻完善。仍会有孩子躲在柜子里发抖,仍有大人选择视而不见,仍有权力漠视个体的呼救。

但他也看见:

一个甘肃牧区的女孩开始写日记并寄往“声音邮局”;

一名深圳教师根据演讲内容设计了“情绪表达课”;

一位退休法官自发组织社区儿童倾听小组;

甚至有几位曾施暴的家长主动联系心理机构,请求干预。

改变像春水融冰,缓慢,却不可阻挡。

深夜,他再次打开“声音邮局”后台,发现新增了一条留言。ID名为“小钥匙”,内容只有八个字:

>“我开始说话了,墙动了。”

他微微一笑,回复道:

>“欢迎来到人间。”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