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迷阁

书迷阁>为变法,我视死如归 > 第261章 王安石罢相(第3页)

第261章 王安石罢相(第3页)

回到紫宸殿,已是子时。他取出崔承志的《悔罪书》手稿,细细重读。翻到最后一页,见一行小字:

“我曾以为复仇能让母亲复活,直到看见孩子们在新学校里笑着照镜子。原来真正的胜利,不是推翻谁,而是让更多人活得像人。”

赵昭提笔,在旁边写下批注:“赦免你的刑期,提前释放。聘为国家史馆顾问,负责编纂《近代冤案录》。让我们一起,把黑暗写进书里,把光留给未来。”

七月十五夜,京城张灯结彩。赵昭身着常服,步行至文华殿广场,与百姓共赏花灯。没有仪仗,没有禁卫森严,只有柳素娥带着几名便衣巡查使远远跟随。

孩童提着兔子灯奔跑,老人坐在石凳上嗑瓜子,情侣依偎拍照。电子灯笼映出“和平”“科学”“民主”字样,缓缓升空。

突然,一声巨响!

众人惊慌回头,只见西北角一处废弃仓库冒出浓烟。特警迅速包围,却发现只是意外爆炸??一家私人作坊违规储存烟花所致。

赵昭走上高台,拿起扩音喇叭:“大家不要怕!刚才不是袭击,是一次教训!我们会加强安全管理,但绝不会因此取消你们的节日!今晚的灯会,继续!”

人群爆发出欢呼。

那一刻,他仿佛看见二十年前那个蜷缩在梁上偷听朝政的小男孩,正透过时光注视着他。

你做到了。

你真的做到了。

三个月后,“复明会”彻底瓦解,首犯朱鸿儒被捕,审判全程直播。法庭上,他咆哮:“你们毁了祖宗规矩!没了跪拜,没了等级,这还是中国吗?”

检察官起身答辩:“中国从来不是某个阶层的中国,而是十四万万人的中国。我们废除的不是礼仪,是压迫;打破的不是传统,是枷锁。真正的中国文化,是李白的豪放,是杜甫的悲悯,是张衡的地动仪,是沈括的梦溪笔谈??是创造,不是守旧!”

判决当日,全国报纸头版刊登庭审实录,标题为《谁代表中国》。

冬天再次来临,但这个冬天不再寒冷。

北方集中供暖系统全面启用,南方电网改造完成,偏远山村通上了4G信号。全国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8。7%,女性就业率首次突破50%。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写入宪法修正案,任何拖欠行为可直接启动刑事追责。

赵昭六十大寿那天,没有举办庆典。他悄悄去了城郊福利院,陪孤寡老人吃了一顿饺子。临走时,一位失明的老太太拉住他的手:“你是好人吧?我能闻出来。”

他眼眶湿润:“您说得对,我在做好人。”

归来路上,柳素娥递上一封来自敦煌的信。

专家团队在“文明火种窟”深处发现暗格,内藏一卷唐代密诏,内容竟是太宗皇帝亲笔批示:“后世若有明君行仁政、利苍生,虽变法度,亦合天道。切勿以‘违祖制’阻之。”

赵昭读罢,久久无言。

良久,他仰望星空,轻声道:“听见了吗?一千三百年前,他就知道我们会来。”

次日清晨,他召集内阁会议,宣布最后一项改革:

“自即日起,废除‘皇帝’称号。我国体改为人民共和制,国家元首称‘主席’,由民选产生。我,赵昭,作为末代君主,将在三年后正式卸任,回归平民生活。”

全场震惊。

有人泣不成声,有人跪地挽留,更多人肃然起立,鼓掌致敬。

他知道,这一刻,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胜利。

文明的火种,终于点燃了制度的火炬。

而他,只是一个点火的人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