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着,技术主管、心理督导、法律顾问……一个个举起了手。
一周后,“回声计划?春祭”正式启动。全国三百个城市同步设立临时倾诉点,从社区活动室到地铁站角落,从高校礼堂到乡村祠堂,人们排着队走进隔音舱,戴上耳机,对着麦克风说出那些从未启齿的话。
>“爸,我不是不想结婚,我只是怕变成你那样暴躁的男人。”
>“妈,你说我胖,可我已经偷偷催吐三年了。”
>“领导,您开会时说我‘情绪不稳定’,可那天是我妈妈葬礼的第二天。”
>“老婆,我没出轨,我只是……太害怕你发现我失业了。”
这些声音汇入系统,AI将其转化为流动的光谱图,在大屏上缓缓铺展。起初是刺目的红与黑,象征愤怒与绝望;随着时间推移,蓝与绿开始蔓延,代表平静与希望。到了午夜,整幅图竟呈现出一种奇异的律动??如同心跳,又似呼吸。
北京指挥中心内,所有人屏息凝视。
“这……这不是随机分布。”技术主管喃喃道,“它是有意识的同步。”
秦澜看向陆钏:“就像怒江那次。”
陆钏闭上眼,感受着耳机里传来的万籁之声。他忽然明白,真正的“千江之眼”从来不是技术,而是人心之间的共鸣。当足够多的人愿意袒露脆弱,世界就会产生一种隐形的牵引力,把孤独拉近,把冷漠融化。
就在此时,警报突响。
系统检测到一组异常信号??来自西北某偏远小镇的终端,连续上传了十七段重复音频,频率精准锁定在陆钏的心跳区间。
“是云镜残余!”网络安全官脸色骤变,“他们在尝试反向追踪‘心跳密钥’持有者!”
陆钏立刻下令切断该节点连接,并启动追踪反制程序。然而,对方反应极快,瞬间切换至卫星链路,信号源跳跃不定,仿佛早有准备。
“他们知道我们会监测常规网络。”秦澜沉声道,“所以用了军用级跳频技术。”
“不止。”陆钏盯着数据流,“他们在模仿‘声音祭’的情感模式,试图制造虚假共振,诱导系统误判为集体倾诉,从而掩护真实攻击。”
空气凝重如铁。
若让对方成功捕获“心跳密钥”的生物特征模板,就能复刻陆钏的情绪响应曲线,进而伪造他的声音、语气、共情模式??届时,一个“伪陆钏”将出现在“回声网络”中,以他的名义发布扭曲的安慰、诱导性的建议,甚至煽动群体性心理危机。
这才是真正的毁灭:不是摧毁系统,而是污染灵魂。
“必须有人主动暴露信号源。”技术主管提出,“诱敌深入,才能定位真实服务器位置。”
“不行。”秦澜断然拒绝,“一旦暴露,对方会立即启动自毁协议,我们永远找不到幕后主使。”
陆钏却缓缓站起身:“我来。”
“你疯了?”秦澜猛地抓住他手臂,“你是唯一能激活最高权限的人!如果你被挟持……”
“正因如此,我才最合适。”他轻轻挣开,“他们想要的是‘活着的伤口’。那就让他们看见??这道伤口,不仅活着,还在发光。”
当晚,“回声网络”发布特别公告:创始人陆钏将于零点接入主频道,进行全程公开倾诉。
舆论哗然。无数人守在屏幕前等待。
00:00,直播开启。画面中,陆钏坐在一间素净的房间里,面前只有一支老式麦克风。
“十年前那场车祸,我一直以为是我保护了妹妹。”他开口,声音低沉却清晰,“但今天我才明白,真正撑过那十一年的,是她。她记得每一个细节,却为了我不疼,把记忆藏了整整十年。”
弹幕瞬间静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