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迷阁

书迷阁>重生之夫郎你好香 > 第四十二章(第2页)

第四十二章(第2页)

妇人满意,不再饶价,当即拍板定下。

生意做得痛快,云渝不忘推销自家的糕点,“婶子喜饼可有定下,我家也做糕点生意,您这在定席面,喜饼还可以给您一个折扣,我让一成利,给您添个喜如何?”

可巧,妇人还真没定下喜饼。

喜饼这东西,是个喜庆日子就得用上,讲究的人家会去糕点铺子定花样,实惠些的,则是自家发馒头做,做完后拿红纸泡水,用筷子蘸了,点在馒头中间,图个吉利。

妇人原本想着自己做,听到有优惠就问了下价钱,糯米喜糕的价钱和自己做的没差多少,自己还得费工夫,当即点头,将喜饼也一并捎上。

一下子两边铺子都有了进账,云渝、陶安竹笑容满面地送客。

妇人一并将两桩事解决,心头也高兴。

双方都很满意,皆大欢喜。

妇人给他们起了个好头,陶安竹来了灵感,把食肆和糕点打包售卖,在客人之间宣传,还真有人上门问,陆续接了几单子席面。

食肆就一个厨子,接了席面外出,铺子就得歇业,时间长了也不是个事儿,于是又开始打听招工,给厨子寻摸了个小徒弟。

糕点铺子那边,也寻到了两个靠谱的后厨长工。

云渝和陶安竹也终于能喘口气,不用做繁重的体力活。

这学期开始,书院经常办诗会,仿佛要把前几年的份额全部补齐,不过有第一次碰到野猪和老虎的关系,书院不敢让学子进山,连带着书院附近的围栏都加固了一回,诗会上再有关于骑射的部分,就和平日上课一样,干站着射靶子,无趣得很。

书院密集办诗会,学子们诗词频出,书院和当地书铺有合作,书院将学子做的诗词整理售出,里头加了山长和夫子们的评语,诗集销量颇好,书生们的才名传到了隔壁几个府县,连带着山长也在同僚面前长脸。

彦博远靠着自身才学,名气迅速攀升,在周遭的文人圈子里杀红了眼,无人不知,无人不晓。

连带着家里的两间平民铺子,也出了名。

彦博远给夫郎招揽生意,亲自写了牌匾和菜单牌,写诗作赋还画画。

一边是给普通走夫看的馆阁体,一边又是游龙走蛇的书法大作。

菜单牌子分挂在两堵墙上,互不影响,旁边还生动地画出菜品模样。

书生学子好奇彦博远的墨迹,直接去铺子里头就能看到,就是字的内容和他的墨宝有些违和——全是菜名,还是打眼一瞧,就能想象到菜长什么样的菜名,诸如大葱炒猪腰、红烧猪大肠、油煸猪杂饭等。

众文人:“……”

夸还是要夸的,谁叫人是真有本事,于是劳工贩夫在吃饭的时候,还能瞧一出热闹。

一群平日鼻孔朝天,头戴儒巾的书生老爷们,围在龙飞凤舞的菜单墙前,大夸特夸。

有特地冲彦博远来的书生,便也有家境不好的穷文人。

食肆和糕点铺子价格实惠,囊中羞涩的文人不好意思去寻常摊子吃十文钱一顿的饭,但好意思去食肆点个十文钱的素食。

这是彦秀才夫郎开的,那不就是彦秀才的,去秀才铺子吃饭不磕碜。

至于被忽视的另一个掌柜陶安竹。

谁会嫌钱多,彦博远名声好用,能赚钱,陶安竹又不是傻的,偷乐还来不及呢,在家数银子,数得嘴角难压。

日升月落数次,不久就到了大雪纷飞的季节,雪融化水,春芽从骨朵长成了翠绿嫩叶,院中的桂花再次盛开,一晃眼,就到了秋闱的时节。

乡试要去府城考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