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过工位并不多。
就是这个部门的员工大部分都是在外忙活、出差的。
他们的工作内容就是林哲提供要求,他们去达成。
这一次主要就是林哲需要得到一个数据,哲通在这些年到底干了什么。
需要一个具体的数据支撑。
哲通的绿色环保发电体系到底为环保做了多少?减排多少?为多少个地方提供到了电力。
这些数据有的有,有的没有。
没有的就需要这个部门去调查得出一个真实的数字。
林哲需要这个数字。
于是这个几百人的部门就组建了起来。
同时干这事儿的还有第三方数据采集机构。
他们会和公司的数据部门联动交叉采集,确保数据无误。
在部门刚刚成立,甚至同事都还没认齐的时候这些人就全都撒了出去。
他们这个部门就是这样。
大部分员工平时都会在外出差轮着坐班。
所以工位也是共享工位,谁出差了工位就会提供给其他工作人员。
他们部门员工数量几百人,但工位实际上就五十多个。
现在在办公室里的也不过二三十人,其他人去到了全球各地开始采集数据核实数据。
……
在南非,哲通的武装车辆,也就是载有武装安保人员的供电车带着数据人员开进了丛林。
在边疆,哲通的车子一路爬坡上山。
工作人员带着氧气瓶去到了海拔四千多米甚至快五千的村子里核实。
至于办公室里的几十人则在高强度的核对汇总各处数据。
……
几个月后,数据部门的负责人来到了林哲的办公室前。
今天是林哲的“工作日”,办公室外排着队有不少人,都是哲通各个部门的高管。
终于,张雨靓来到了他面前。
“刘经理,林总有请。”
听到这话后他连忙点了点头,接着带着材料走了进去。
一进去后林哲先是伸出手拍了拍他的肩膀。
“刘经理,这段时间确实辛苦你和你们数据架构分析部的兄弟了吗,全世界到处跑,加班量在咱集团都是最前面的了。”
“林总这是我们应该做的,不辛苦不辛苦。”
“嗯,这事忙完了我会安排人给你们部门放几天假的,确实辛苦该歇一歇。”
说完这些林哲就开始关心起这次的结果。
得到许可之后,刘经理安排人往林哲办公室里抬进去了好几大箱纸面数据材料。
这还是汇总过后的。
要是数据原件,他们部门在库管那里存着整整两个房间的。